浅谈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田甜
[导读] 舞蹈是指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

         田甜  
         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二小学 重庆市 400000
          
         摘要:舞蹈是指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同时表达出音乐感情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通过舞蹈去让学生学习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去感受音乐中的韵律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去感受音乐课堂和韵律带来的魅力和无限可能非常重要,通过巧妙运用舞蹈,会让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并且学生从小就接触英语音乐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深入了解与学习音乐。
         关键词:舞蹈;小学教学;音乐课堂;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不少院校老师和家长都开始重视对孩子艺术方面的栽培。而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一些新奇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在除文化课之外的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在音乐课堂对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精神方面的熏陶也让家长们极度重视,音乐是学生精神熏陶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通过巧妙运用舞蹈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老师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如何结合舞蹈,分析了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多元,可以方便老师教学的有效方式以及意义。
         1 小学音乐教学常见问题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会表现出好动、好奇、对一切事物感觉新鲜的举动,因此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调查发现,部分院校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比较老套,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对音乐课堂的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真正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进行音乐授课,让音乐学习理论去结合学习实践去实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举办一些有意思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这可以让原本枯燥的音乐课堂更加有趣,让音符在他们的生活中跳动出精彩的人生,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朋友之间的友谊,让孩子们更乐于去接受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高音乐课堂学习趣味性。其实对于舞蹈的核心理解就是:在于结合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课堂变得多彩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从兴趣培养方面来说,舞蹈在小学学生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快乐和音乐结合,让寓教于乐的理念融合在课堂上。
         2 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业概述
         2.1 将音乐课堂所学知识形象化
         知识本就是抽象化的一种文化载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亦是如此。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来就有限,如果学习的知识比较难以理解,这会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相反,如果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将所学音乐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就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并理解。通过舞蹈这种音乐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舞蹈的应用可以使难懂的音乐较为简单的表现出来,进而达到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并且自己得到的知识往往可以更加牢固的留在脑子里,这也是教条式的教学方法所不能相比的。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调查研究表面"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较窄,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也比较低,因此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万万不行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音乐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学习,而不去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是很难去理解音乐的真正含义的。在部分小学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只知道去学习书本知识,却不能真正理解课本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此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即学生的音乐学习要结合生活实践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小学课本《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曲内容学习中,要求学生用富有深情地、饱含热情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去演唱这首歌。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去表现歌曲中的人对祖国的爱意。"这种方式就能更好的使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去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通过表达歌曲中的人的对祖国的赞美之情还能抒发歌唱者自身的爱国之意。并且,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别人的演唱时,抒发自己的感想,从而更好的使自己投身于歌曲的演唱之中。这正是一种建立在生活上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教师可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和切身感受实践带来的乐趣,来锻炼他们演唱的情绪与能力,也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3 可以培养学生的罗辑思考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中,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可以开发他们的大脑,通过巧妙的运用舞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激发他们对音乐知识进行了解以及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而且音乐是小学生可以进行精神方面熏陶的一种重要方式,再通过巧妙的运用舞蹈的方式去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参与到音乐中去,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例如,在音乐教材《数蛤蟆》这一节的学习中,“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歌词形式类似于小学数学学习的“九九乘法表”,让学生在理解后用有趣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既可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让学生对所学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又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会对孩子们以后再学习音乐有很多的吸引作用。总之,舞蹈在小学阶段教学中有着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培养逻辑思考能力的作用。
         2.4 培养学生的理解以及表现能力
         小学阶段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把不同类型的歌曲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老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不同,让学生从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以及歌词方面入手,通过所学习的基础音乐知识对歌曲作出分析。例如,在音乐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内容学习中,老师可以将所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组。比如把课本中与《我爱家长,我爱祖国》类似的爱国型歌曲分到一个小组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对这一种类型的歌曲进行思考与理解,让他们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而其实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是他们进行优秀表现的基础。而怎样把一首歌曲完美地表现出来,是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歌唱能力的,例如,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气息的运用、学生的吐字清晰度以及学生的节奏感。当学生拥有这些优秀的音乐表现能及时,才能真正的把一首歌曲充分的表达出来。
         2.5 提升学生的音乐的欣赏能力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对他们音乐欣赏能力的配药至关重要。因此,音乐欣赏也就成了小学低阶段音乐学习中的难题。但是,通过巧妙运用舞蹈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即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对一首歌曲进行欣赏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是由不同的听者听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理解含义,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舞蹈的音乐教学模式,即学生与其他人进行肢体语言交流,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互相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巧用舞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学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天赋、艺术精神。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升,内心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抚摸;通过身体各个部位对音乐的感知与感受,让他们拥有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即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培养他们身心的健康,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舞蹈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0)
         【2】鞠訇.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2)
         【3】范滢滢.探讨舞蹈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