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辽宁 兴城 125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课程设计,使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当前,我国音乐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和家长未能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引起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大多数地区的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还是有很多地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忽略了音乐教学。音乐课作为一门未纳入考试范围的学科,经常要给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让路”。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解决当前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模式,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变革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与个性,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教师要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并选择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而使学生从学习音乐逐渐上升到享受音乐。
一、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学科能够对提高学生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便实现了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的教学目标。音乐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因此音乐对学生的影响能够不断深入。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于音乐课堂上培养起来的积极性能够对其他课堂的氛围产生正面影响。在这个对学生整体课堂学习的促进过程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仅在师生关系的层面上实现了发展与协调统一,更在学生自身能力的层面上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其他课程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二、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身份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可。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代学”的授课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其领会音乐的美好,增强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单纯地考虑自己想要教给学生什么,而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对什么内容有兴趣、学生想要了解哪些音乐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音乐学习中,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愿意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且尊重其思想的教师。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而言本来就具有放松、娱乐的作用,能让学生短暂地从繁重的课业解脱出来。
(二)创设情境,体验音乐美
初中音乐教师在推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的硬件设施,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音乐家纪录片或者与所学音乐相关的课外系列音乐作品,在教室创设情境,建立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纽带,让学生在观赏画面或欣赏同类曲目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之美。比如,教师在进行曲目《百鸟朝凤》的欣赏教学时,可以在带领学生听完课本内容后为学生播放山东、河南等地其他谱例的民间唢呐表演视频,让学生在愉快的唢呐曲目中感受《百鸟朝凤》中蕴含的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可以为学生寻找关于林间山野鸟儿们叫声的科普视频,在播放过程中为学生讲述《百鸟朝凤》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即兴发挥,因此具有悦耳动听的、真实的效果。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增进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课堂上烘托了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同时拓展了音乐知识面,为提升审美素养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要想保障高效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以及研究,部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音乐教师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将课堂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音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对此,在改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要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分析,在课堂与学生做朋友,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关注点,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以此来实现针对性的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在个人学习兴趣的指导之下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从整体上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
(四)更新音乐教学理念
音乐教师要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观念,要重视音乐教学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音乐教师要自发地重视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初中音乐教学的内涵和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音乐教师要自发转变自己“音乐教学只是语数英等主科的陪衬”的心态,充分理解音乐教学带给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以及给初中生成长带来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音乐教师要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正面且积极地引导初中生参与音乐教学运动,潜移默化地手段感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耐心沟通、注意倾听学生的个人意愿,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偏好和喜爱方面,根据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天赋能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进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调动自己的音乐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教学目标。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侧重于对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但大多数学生缺少赏析音乐的经验,也缺乏鉴赏音乐的能力,认为初中音乐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放任学生自行理解、欣赏,完全不加指导,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全程讲课,扼杀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自主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帮助学生领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带领学生领会音乐的美。
(六)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促进作用,音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看法,及时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及方向,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保证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分析,树立主人翁意识,在与教师进行互动和沟通时对音乐学习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另外,在与学生沟通和互动时,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个人教学的评价,从而为后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转变传统的“以讲代学”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通过多媒体设备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建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8(23):88.
[2]陈培培.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8(20):101.
[3]卢亚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3-54.
[4]支媛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20):139-140.
[5]牛多.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