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九学校 550018
摘要:乌当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有史前人类遗址;有来仙阁、川祖庙、惜字塔、成山草堂等文物古迹;有香纸沟古法造纸制作技艺、苗族花棍舞、苗族跳场等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连抗战标语、百宜红军烈士墓等红色遗迹等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资源的融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历史资源。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成为指导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运用乌当历史文化资源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历史学科关键进行系统化培养。历史教师应当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方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目前历史课程教学现状以及运用乌当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提出建议,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策略与方法
引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并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对家乡历史的认识,理解开始,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符合时代的需要,是现今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研究方向。运用乡土怎样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在探究历史中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概念、能力和必备品格。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提升学科素养能力,由考试为基准的表层化教学逐渐向深度教学发展。历史学科所包含的核心素养应当让学生知道特定历史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历史叙述和语镜的含义,能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能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的差异。通过提升核心素养,学生可以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全面、客观而辩证地评价。
二、目前历史课程教学现状
中国的改革虽在不断发展,但是初中历史教学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但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初中历史只作为参考,学生对此也不重视。目前贵阳市将要进行的中考改革,历史学科要记入总分,但大部分学生的意识还停留在只作为等级参考。加之历史学科长期作为副科存在,学生无兴趣,教师上课还立足知识立意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能力立意的层面。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历史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运用乌当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把握整体知识结构
在整个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是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环节。传统历史课堂的教学流程包括预习、讲解、划重点等,并且这一教学流程的最终目的都是应试。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和和整体性,影响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养成和历史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应当通过学习新的内容掌握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战斗的足迹,充分理解这些地区对长征的意义,还需要结合课本分析乌当人民与中国工农红军的鱼水情。这些知识是乌当成为“黔中秘境”基础,结合乌当的地理位置,认识到乌当当时的地形条件,综合其他各个方面的信息,构建起乌当的时空架构,由此分析乌当在当时环境背景条件下的地理位置价值,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规律,提升自身的认知思维与学科素养。
(二)挖掘背景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史实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构建对历史知识的全新认知。例如在学习《民族大团结》这一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了解乌当的苗族“跳场”和布依族“地蚕会”的起源与演变,理解传统民俗的特点与历史价值。教师可以搜集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料,完善当时的背景信息,让学生能够结合当时的时代进行思考与探究,由此逐步构建完善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全新认知。
(三)设计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作为突破点
教师可以从历史教学知识信息加工处理方面入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计具有逻辑的问题,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突破现有的结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结论。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子目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关于高廷瑶的身世背景,对其身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然后拓展到当时的考试制度和时代背景,最终根据学生自身水平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当时考试的形式是什么?结合“千秋廉吏高廷瑶”的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将不同的问题联系起来对学生知识架构具有极大影响。
四、结束语
乌当历史文化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颇为有利,教师需要重视历史的深入研究。此外,历史教学需要一个漫长的实验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对教师都需要一个配套的教学成长机制,针对教师提出了专业的素养要求,对学生思维的发展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捷.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7):127-128.
[2]王玉功,陈虎堂.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学课程实践研究——以宁夏育才中学“红色研学”活动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2):193-196.
[3]何振华.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8):62-65.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8.016.
[4]詹建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J].科学咨询,20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