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3期   作者:郭延青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也在加快。

        郭延青
        6106021981043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也在加快。在当下的公路施工的多种技术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相对较新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中,针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工艺有换填法、加筋土处理法、挤密碎石法、喷粉桩法、强夯加固法等。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工艺处理软土路基的效果,从而提高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处理工艺
        引言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可以呈现更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后期的使用寿命也更为理想,质量水平更高。在国外要求高的公路施工中该技术已经广泛的使用推广,具有一定技术基础与经验。在我国范围内,传统的公路施工技术仍旧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施工技术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导致施工进度慢,耗时长,后期的使用质量不理想,使用时间段。因此,在我国范围内运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具有更高的价值。
        1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相关计算方法
        1.1应用合成合力公式法
        通过对经典土力学进行引申,可以基于此获得合成合力公式法,该理论下,软土被视作为直线变形体,其整体变化不会超出预定的范畴,在土壤遭受压缩后,采取分层形式对其进行处理,能够确定对应层面土壤的具体应力值,然后在其前提下确定相关的变形量,然后分析沉降量。土壤中路基必须要是均匀材质,同时属于各向的同性质半无限体,在遭受应力后,才能够使用分层法予以处理。对软土进行压缩处理时,除垂直方向外,不存在其他方向的的膨胀形式,通过对侧面的计算确定压缩处理路基关联的各项指标技术。此外,需要将土壤中打地基的点作为中心基准点,以此来确定工程开展过程中所可能设计的变形量相关数据,在假定土壤不存在侧向形变的前提下,以一维角度为切入点,应用软土固结理论,进行相关的计算处理,所以基于合成合力公式法所获得的结果与实际以多种方向出现形变的实际值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1.2应用有限元分析法
        有限元分析法是将路基作为整体,对其进行网格化划分,并基于此构建离散式建筑工程模型,确定所有阶段相关路基受荷载作用时的应力和位移情况。路基垂直位移作为导致路基沉降的关键因素,所以有限元分析法下,需要分析土壤自身的线性弹性和粘塑弾性,并按照所获得的测量数据确定变形对于沉降量的具体影响。现代高速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是邓肯长双曲线模型,由于借助有限元分析法,可以确定侧面应力导致的沉降量,因此应用该模型可以基于二维与三维角度分析实验情况。邓肯长双曲线模型涉及多种变量,除包含软土发杂多变的边界条件、土体荷载相关应力及非线性特征,还包含土壤环境历史原因与水及骨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各种效应。借助计算机开展数据分析工作,适当逐层叠加土壤,从而确定应力、沉降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和变化,以计划确定相关规律与结论。


        2提升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段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2.1置换法处理措施
        软土路基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确保后续施工顺利开展。为了保证路基的承载性,可以选择置换法施工,就是将软土路基中的软土更换为性能更强的土壤,从而提升路基的承载性、稳定性。置换法方案确定前,要重点考虑施工成本,由于置换法需要更换大量土壤,因此,置换法更适用于浅层路基施工,否则若采用别的处理方法,施工成本将会过高。置换法要考虑软土路基地势状况,提前勘察周围是否有可置换的土场。施工中,要将软基中的土壤挖出,并在底部铺设1层碎石保证基部的稳定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更换为砂石、砂砾等,从而提高路基承载力,满足地基上部承载性能。
        2.2换土回填技术处理措施
        换土回填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常用的一种,技术较为成熟、全面,能够对路基整体土质进行全面的有效改善。使用换土回填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施工人员将软土路基中的软土进行清理,按照相关标准,采用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土壤的回填。并且对相关参数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2)进行分层回填之后,应用机械设备对路面进行反复的碾压,将路面压制平整,稳固;(3)使用器械进行碾压之后,使用回填土进行回填,回填土主要是粗砂和碎石;(4)在进行完一系列操作之后,对进行回填改善后的路基进行定期的检测,记录数据,观察路基稳定性,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方式进行路面维护工作。
        2.3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措施
        可以通过有高强度的水泥混入到软土中,由此来辅助软土形成更强的混合土层。水泥本身有更强的黏合效果,可以让软土提升强度后来符合实际施工标准所需。两者的混合后可以有效的抗土层后期变形问题,减少因为软土出现的沉降而导致的公路受损,有助于稳定边坡,由此来提升软土路基整体的承重能力。水泥深层搅拌桩的处理办法有专业的操作流程与标准,如果标准执行不到位,容易影响强度效果。要保证操作规范性,降低操作的偏差。
        结语
        公路的工程开展过程中,势必存在遭遇软土路基的可能,所以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先合理选择相关的计算方法,了解当前对应软土路段的沉降相关数据信息,了解由于软土路基所可能对后续的施工及使用产生的实际危害,并合理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关的施工流程与技术,有效保证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保证我国高速公路稳定、健康的运营。
        参考文献
        [1]段永建.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8(36):32-33.
        [2]申威.试析公路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案[J].中国标准化,2018(4):107-109.
        [3]杨新云.分析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17):187-188.
        [4]孟娟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18(34):63.
        [5]任自刚,金连才.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83.
        [6]欧阳涛,田金华.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段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砖瓦世界,2019(2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