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
51072319910701****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并且提升建筑的密实度以及承载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成因有非常多种,要根据裂缝的成因来对裂缝的种类进行判断,然后在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修补。而要想有效地防控裂缝的产生,不仅是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还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来减少可能产生裂缝的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测,对每一个施工步骤都进行认真的排查。要想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就要对混凝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施工工序进行重点把握,明确施工要求,提升施工质量。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概述入手,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广泛应用在各类的建设施工中。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面积较小,释放的热量大多数集中在混凝土的内部,因此在内外温差出现一定差别时就会导致裂纹的产生。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充分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1.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施工结构的最小横断面面积尺寸≥1m的混凝土结构,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具有规范性以及系统性,明确施工技术要点,提升施工的有效性,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此外在进行浇筑过程中要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局部裂缝,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地下钢筋结构浇筑、顶层封顶等领域,并且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结构物很容易出现温度变形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温度进行掌握和控制,一般情况下,温度大约在25摄氏度左右。如果其温度应力大于所承受的拉力,就会出现裂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该工作有着较高的难度,特别是施工裂缝,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增加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1.2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的整体体积相对较大,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多用于基础等结构体,不仅有稳定性、刚度、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还有防水性、整体性、抗渗性等多个特点,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因为其整体结构的复杂性,造成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多变,加之混凝土体积庞大,在浇筑完成后温升幅度大,会出现较大膨胀量,而后续降温过程中又会出现严重的温度收缩问题,容易造成贯穿性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2.1浇筑材料最优化选择
结合国内建筑行业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情况,可将材料控制的要点归纳为:(1)水泥材料选择时,尽量以粉煤灰等低热量的材料为主,同时,尽量选用后续强度较低的水泥替代强度较大的水泥;(2)骨料材料以连续性配碎石资源为主,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强度,所选骨料的砂石比例控制在2∶3的标准左右为最佳;(3)外加剂选择时,需依据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减水剂、混凝剂加以调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注重浇筑资源因素的合理控制与分析,能够从材料资源的内部热量层面进行分析控制,从而为后续混凝土资源的规划与科学性应用提供了资源保障基础。
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掌握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其强度要充分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并且还要有效降低水化热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和易性,从而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降低其水化热,在实际配合比中要尽可能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而且可以适当添加粉煤灰等,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强度。
2.3混凝土运输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建设过程中,多使用商业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前,生产厂家会将混凝土相关数据在每辆车上进行标注,在到达施工现场后,现场技术人员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应的数据,确认混凝土是否存在异常问题。现场监理要及时进行抽查,若混凝土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搅拌,努力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2.4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的时候需要做好浇筑施工工艺的管理,其中为避免现场嘈杂,可以先让不相干人员规避,从而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还有一点是,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对结构模板的安装质量加以检测,要宝成模板安装配合符合基本要求。其中要格外注意的是,因为大体积施工作业具有特殊性,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需要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候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然后还要做好振捣工作,只有等到达到初凝状态才能开展后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2.5混凝土的拆模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散热速度是非常的快,那么就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混凝土内、外部形成较大的温差,否则将会使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就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免因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速度过快而产生裂缝问题。在拆模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6混凝土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需要控制总体温升,以便缩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合理控制混凝土出机、浇筑时期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水、骨料的温度会影响混凝土出机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可以加冰拌和,对砂石料进行遮盖,输水管道使用草袋包裹。而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可以采取预埋水管的方式解决,使用直径25mm的薄壁钢管通过立管相连,并间隔1.5~3m交错排列,以便控制现场混凝土浇筑温度。
2.7后续护养保护策略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针对浇筑资源应用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护养调节,也是其浇筑战略调节的主导方式。其一,在最后一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可随即运用铺草袋进行外部防护温度调节。其二,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需尤为注意圆柱形角落、墙体根部的护养防护,尽量避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期间,出现残留、局部浇筑遗漏的情况。其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若施工人员发现施工区域中已经出现了局部裂缝问题,可利用单纯的水泥浆进行外部弥补,这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护养操作的有效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应用范围广,其具有特殊性,避免其出现裂缝是保证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多方面考虑,做好监督与管理,把控技术质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技术水平,才能从本质上建扫裂缝的出现,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宁,石振波.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4):175-176.
[2]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3]方思儒.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