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3期   作者:魏龙龙
[导读] 水利工程的施工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

        魏龙龙
        42102319880105****
        摘要:水利工程的施工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为了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在管理工作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地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策略
        前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人们逐渐重视水利的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整个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决定工程能否顺利地完成施工。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地处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利,给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是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长,工程技术含量高,对工程质量要求高。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规范施工,对于特殊的地段要进行特殊的地基处理。
        2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首先,部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相关部门对自身的职责没有足够认知,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比如,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阶段时,经常会涉及很多部门的工作,行政和事业部门在进行工作时,经常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现象,在执行相关工作时,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对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时要重视相关问题,在施工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2对工程质量认识不到位
        水利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的一个分支,与土木建筑工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存在较多问题,如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认识不到位,有按照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的现象。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只考虑经济效益,将质量管理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只注重工期和工程进度的要求,忽视了工程的质量,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2.3施工过程监督力度不足
        做好监督工作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管理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效率。但是,目前很多单位的施工监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相关单位在监督工作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工作安排时,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在安排相关工作时没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工作的分配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水利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3.1技术管理
        对水利工程而言,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对项目质量起决定作用,施工方应将施工技术纳入管理范畴,使其优势得到有效发挥。详细来说,就是以技术管理情况为依托,综合运用现有方法,高效开展技术管理的相关工作。若施工方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还可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其他地区参加培训,为管理能力及水平的提高做铺垫。另外,施工方可联合业主,找寻并剖析现有案例,逐一解读相关条例,根据不同案例所表现出特征,对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进行归纳与运用,确保水利技术可得到全面约束,将不必要问题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3.2完善市场监理机制
        完善的市场监理机制对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有重要作用,为此,不但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更要从提高监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出发,从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在监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建立和完善监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监理人,使监理人员、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持证上岗,并按照行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为工程质量的优化提供可能。
        3.3加大对水利施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需求合理增加投入力度。相关单位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可满足施工管理的需求。首先,相关部门要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基本条件下,提高资金的引进力度。其次,需要对整个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管理资金,对各方面的资金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切实保证资金能够专款专用。最后,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结合监督工作,对所需的资金进行准备,确保在需要资金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4质量管理
        无论是对水利工程还是其他工程而言,工程质量均应被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因为只有拥有良好质量的工程,才能使群众安全得到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全面管理的方式,使工程拥有理想质量,对施工有重要意义。要想使质量目标成为现实,前提是明确契合项目特征的管理框架,结合管理目标,配置现有资源,确保工程项目得到高效建设,为质量管理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助力。事实证明,对项目质量进行管理,既有助于质量保证的形成,又可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在落实此项工作时,管理人员应对现场情况加以考虑,建构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为目标达成助力,在此基础上,对质量预控引起重视,从预防的视角出发,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确保项目参与人员,均可形成科学的施工思想。以施工方案为参考,按部就班地开展各项工作,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质量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所造成影响也可减小。
        3.5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
        相关施工企业要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制度对监督工作进行要求。企业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每个监督人员互相进行严格的监督,减少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现象。企业可以安排领导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现场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操作错误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与技术人员进行探讨,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提高监督的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
        3.6信息管理
        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的速度,水利项目管理也是如此。结合水利工程所表现出特点可知,要想使信息管理发挥出应有作用,以下内容需要引起重视:(1)对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现阶段,受网络设施建设水平制约,大部分水利工程均未达到实时共享信息及充分利用信息的高度,要想解决该问题,有关部门应在资源网络的建构方面投入更多时间,通过打造数据库的方式,确保现有信息可得到合理运用;(2)水文灾害也是要引起重视的要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施工方应酌情引入警示体系,通过全面分析灾害的方式,明确对灾害所造成负面效益有显著降低效果的策略,以地区情况为依据,通过信息管理的方式,确保水资源可得到合理且科学的配置。
        结论
        通过分析上文所叙述内容可知,要想使水利工程得到有效管理,前提是以全方位管理为原则,在管理成本、质量的基础上,将安全和进度等内容纳入管理范畴,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工程质效得到显著提高,不必要问题出现的概率也可被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席波.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若干问题探索[J].工程与建设,2020,34(2):354-355.
        [2]胡建品.浅谈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7):109-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