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美”字了得 ——谈谈人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陆婵映
[导读] 本教学以“美”为线索,首先感受朱自清笔下荷塘“画面美”
        陆婵映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本教学以“美”为线索,首先感受朱自清笔下荷塘“画面美”,接着欣赏琢磨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最后体会荷塘月色中蕴含的“情感之美”。本教学既能让学生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景物的特点,掌握朱自清散文之语言美,又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荷塘月色》;画面美;语言美;情感之美

一、教材说明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篇文章,精读课文。单元主题是写景状物散文,这些散文描绘了山川风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的浓雾,随着腥风弥漫全国。朱自清本人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正是表现了朱自清想要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能够流畅地阅读文本,感知文章大意,但对具体句子的分析能力尚有不足,缺乏细致阅读文本的耐心和兴趣。《荷塘月色》需要学生通过对所描绘景物及其特点的捕捉,抓住穿插其中的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从而感受作者向往自由却囿于现实无能为力的心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任务细读、感受文本,展开想象力,尝试还原作者的心境,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散文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和感受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纵观全文,课程引入
1.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的这篇《荷塘月色》,从二十世纪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开始一直到现在,对其主旨的解读就众说纷坛,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毫无疑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尤其是他的《背景》和《荷塘月色》,几乎成为后世学人不断模仿和试图超越的典范,对于这一的典范,我们将从文本出发,进其可能地去感受朱自清的魅力。
        
二、文本细读,欣赏荷塘之美
        画面美:写一处风景,与平常无异,是不值得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
子才值得写。那么在这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里,“我”受用的荷塘月色是怎样的呢?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该环节将由 4 人一组的小组进行合作探讨(7分钟),讨论结束后,进行班级汇报,老师适时补充)
        语言美: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出荷塘的美景呢?余光中先生统计过,文章第
4—6自然段连用了14个比喻,找到这些句子,说说它们的好处。重点分析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
        【比喻】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 由“亭亭”二字写出了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叠词的运用】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明确: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
        【通感】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为什么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却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明确:朱自清在文中写到“缕缕清香”“渺茫的歌声”,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正是“通感”手法。“通感”是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宋代词人秦观又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提问:学习完文章第4-6自然段,试着用一个字总结文章语言风格。
        示例:清(从其景物、作者的品格进行评价)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风是轻轻的,花香是微微的,云是薄薄的,雾是淡淡的,光是朦胧的……所有的意象不但在性质上是相当的,而且在程度上是相近的。荷塘、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如此美丽,作者的确见到了不一样的荷塘月色,那么在这样宁静的风景中作者的内心是不是也平静了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揭秘。

第二课时
一、回顾“画面美”“语言美”,梳理情感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如此美丽,作者的确见到了不一样的荷塘月色,那么在这样宁静的风景中作者的内心是不是也平静了呢?请大家再次阅读全文,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二、思考感悟,聚焦“情感美”
        小组讨论:分析作者情感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派代表回答以下问题
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明确:这里交代了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到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
2.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淡淡的喜悦。“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物然超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境平和安宁,是一个拜托了现实困扰的“自由人”。
3.结尾为什么不宁静?“到底惦记着江南了”,这不宁静和江南有什么关系吗?
        提示:1927年1月,朱自清接妻子儿女来北京,在途经上海时把两个孩子丢下,由朱自清母亲带往扬州老家,朱自清携妻子并一儿一女回北京。但由于生活所迫,朱自清始终未能接两个孩子来京。此时在荷塘月下正好是7月10日,正值暑假,接还是不接?如果去接,身边的两个孩子已让朱自清夫妇感到照料不过来,身心俱疲;不去接,朱自清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敏感的心灵让他无法不顾及妻子与孩子的内心。
        再来看1927年,“四·一二”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许多进步作家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旗帜鲜明地站到了革命队伍来,或者在政治态度上倾向于共产党,这其中就包括朱自清的好友叶圣陶等人。身边朋友的所做使朱自清先生感觉“现在的思想界,我竟大大的隔膜了”《那里走》。虽然朱自清最终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但他也意识到“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那里走》。但究竟往哪里走呢?他既反感玉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所以就不能不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之中了。这是作者内心上的一份不宁静。
        朱自清的不宁静主要有:对妻子的牵挂和担心,对自己与父亲关系的一份担忧,对为生计所迫而无法团聚的远在扬州的孩子的思念,对身处政治旋涡的远方朋友的牵挂以及一个知识分子面对混乱的国家政局的正义感与责任心。其实这些关于不宁静的缘由都是推测的。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一定非得去深究不宁静的原因,大约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不宁静的时候,也都会想点办法去解决这“不宁静”。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成为了超脱尘世的绝妙世界。本文折射出的正是大时代中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和生存困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