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100026
【摘要】近两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共情陪伴”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让很多低龄儿童的家庭受益。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注重应用性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职阶段的教育。本文将从“共情陪伴”的涵义、“共情陪伴”与高职学生相契合的特点及高职院校教师如何做到“共情陪伴”三个方面阐述“共情陪伴”的理论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 共情陪伴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empathy)又叫同情或移情,或同理心,与心理理论(ToM)内涵相似,是指个体能够理解或感受到对方的经历或感受,或是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体会其感受的能力,亦可理解为“感同身受”。
共情与怜悯和情绪感染不同。怜悯是一种感觉,当一个人遇到麻烦或需要帮助时,因为主体无法提供帮助或解决问题,因此会对求助者产生“感到抱歉”。情绪感染是指一个人特别是婴幼儿模仿和“捕捉”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而不知道事情发生的缘由是什么。共情涉及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因此其表征方式源于情绪本身,其中包含转换角色的复杂的想象过程。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自信是一个人迈向社会的基石,自尊自信发展良好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人际关系中也更受欢迎。不自信的学生很有可能无法悦纳自己,甚至不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相信他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之前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们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享受到成就感。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各种问题家庭,人格中天然带有敏感、多疑、不自信、为自己开脱、爱抱怨、听不进建议等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在一线工作的近10年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我发现大多数不自信、爱抱怨的学生往往问题的根源在于小时候家庭教养的方式。从心理学意义上看,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自信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来自重要他人的评价非常重要。95%以上不自信的学生都曾经在幼儿期遭受重要他人的否定性评价甚至是来自亲人的恶语中伤。因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家庭经历。
虽然高职学生已经度过了人格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但事实证明,他们在学校读书的这段时间,如果能有教师努力做到“共情陪伴”,帮助这些学生重新获得自信还是有可能的。
三、如何做到“共情陪伴”?
高职院校教师要想真正做到“共情陪伴”是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磨练的。我认为,以下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第一,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说:人生不需要那么抽象的感情,漫漫长夜,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无条件关注你!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而且这种感受是自然发生的,非强迫出来的,最要紧的是这种感受,不依对方的某个特征、某个品质或者整体的价值为取舍依据。
罗杰斯提出的无条件关注,并不决定于学生的行为,因为当我们接纳一个人时,是整个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
心理学著名的实验罗森塔尔实验表明,相信学生的价值与潜能,坚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其潜能,可以整体接纳学生,优点和缺点都是他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纳?当然是希望能让学生能够做真正的自己,更全面的认识和接纳自我,感受到你与他是有效沟通的开始。
那么,如何做到积极关注?关心学生正在经历的问题,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接纳学生的长处和短处,理解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信任学生是有潜能的,是能够改变的。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首先,什么是“无条件”?“无条件”是指关怀、尊重与接纳他的情绪爱好等等各方面。我们要明确,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改变学生,而是理解学生,让他首先体验到充分的理解、接纳和尊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有力量做自己。
其次,怎么理解“积极”?“积极”需要我们做到反对消极悲观,不带批判色彩,只信任,不建议。
再次,怎么“关注”?“关注”包括对学生身体的关注与心理的关注两方面。“真诚”是以事实为基础,不脱离现实,过分吹捧。
最后,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原则,即人事分离原则和“共情不共行”原则。教师应该清楚,尊重不决定于学生的行为,尊重不等于必须同意学生的行为,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第二,掌握共情沟通的技能,学会倾听和回应。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提出的“停看听说做”五步骤简单完整地总结了共情沟通的基本做法。他提出“倾听”是要用眼睛观察当事人的非语言行为,用耳朵听懂当事人的语言信息,用心灵倾听当事人整个人,包括言外之意。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保持安静,不打断学生讲话;耐心让学生自由表达;观察学生所说与做是否一致;不建议,不评价,不批评;回应你听到的内容与感受。
教师应该接纳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理解学生,要让学生感到他说的被你听懂了,客观对待任何事情,不评价学生说的话是否正确。
除了倾听,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回应。把学生表达出来的信息(观点、行为和情绪)进行编排,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以促进深入讨论并增加对学生的了解,特别注意学生表达中关键的想法和感受。放下自己主观的参考标准,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感受,既能够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能够保持足够的分离而不迷失,不仅了解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能理解这些情绪的真实含义,用恰当的方式把共情体认传递给学生,使其更好的认识和改变。
以上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共情沟通的基本做法和原则,具备了共情的意识以后还需要不断的练习共情沟通的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高职学生心理的发展与促进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真正做到共情陪伴,科学引导。
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由于早期心理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后期发展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困扰自身的问题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出现了相应的迟滞。因此要想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发展问题,我认为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心理疏导。“共情陪伴”作为简单易行、可靠有效的心理疏导技能,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帮助学生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J]. 雷有光,陈雪兰.教师. 2015(23)
[2]在共情陪伴课程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李天舒. 学前教育.2017(02)
[3] 关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实践与探索[J].牛德丽.科教文汇.2020(08)
[4] 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途径分析[J].高续英.现代职业教育.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