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3期   作者:张旭
[导读] 近几年,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重视工程质量,
        张旭
        43030419791128****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重视工程质量,还要注重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特点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建筑理念。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图纸完成后,可以预先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然后,再通过运输的方式转移到施工现场直接组装与配置,大大节省了施工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在日后的建筑施工中得到大量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建筑模式施工时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噪声、粉尘等),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而装配式建筑作为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模式,受到了我国目前工程管理行业的大力支持。文章立足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其在我国工程管理中一直未能占据主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装配式建筑概述
        传统工程建设都是采用混凝土现浇形式,而装配式建筑打破了这种旧模式,通过工业生产模式开展工程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车间统一制造PC构件和半成品,将构件和半成品统一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成一个整体框架[1]。理论上PC构件生产规格相同,施工更加简便,在户型重复率较高的工程(经济房、保障房等)中可以进一步发挥该项技术优势。可见,装配式建筑中PC构件是核心,并且由车间统一生产制造,可以降低浪费、提高材料使用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建筑模式。其优势表现如下:(1)效率高。车间流水线形式生产PC构件,在施工现场构建建筑框架,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2)精度高。PC构件按照设计方案在生产车间统一制造,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加工尺寸、设定孔洞和预埋件,可以保证生产精度。(3)质量高。车间生产贯彻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的PC构件不会受到风吹雨打,PC构件上几乎不会产生裂缝,保证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设计因素,装配式建筑设计为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设计人员未在前期考虑建筑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拼接等要点,使设计方案较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难以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要素,引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或进度问题。(2)生产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在工厂进行构件的预制,施工单位选择的工厂、工厂的生产水平、构件的运输等要素,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应提高重视,加强管控,方可保障构件生产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奠定基础。(3)协同因素,和传统建筑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工序划分与岗位配置更为精细,需设计、加工、施工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了工程协同管理难度。就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协同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协同管理意识,未在施工现场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各个工序的设计、加工、施工、验收及管理等环节脱节,易使现场出现管理混乱问题。(4)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是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效果。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需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理念、模式与技术的创新。就此,可以判断管理人员秉持的管理理念、应用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管理措施
        基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切实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本文以某会展中心建筑工程为例,论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对策。案例工程建筑面积约13.6m2,总投资约43.3亿元,工期较为紧张,要求施工单位八个月内完成。

为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单位选择装配式施工工艺,实施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创新施工模式。案例工程选择EPC施工模式,实施五位一体化管理,通过设计、生产、施工、装修、BIM一体化,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与信息化管理,发挥设计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二,创新管理理念。为保障各个工序与单位的协调配合,案例工程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工程工期、安装时间等因素,以倒排方式进行设备、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并结合工程施工要求,事前设定加工周期长的设备的技术参数,如电梯、锅炉、舞台机械等,提高生产加工因素管控效果,保障设备、材料按期进场,实现采购环节与生产环节、工厂构件生产与现场构件拼装的同步进行,强化进度管理成效,使案例工程按期完工。第三,引进先进技术。在案例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引进BIM技术,为工程协同设计与协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整合案例工程的各项信息,构建BIM模型,利用BIM软件的可视化、模拟化功能,评估协同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选出最优设计方案,为后续工程施工与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BIM软件的共享特征,为设计、生产、施工等部门沟通提供便利,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为不同工序的并行施工奠定基础。
        3.2施工方案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能够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应组织专业性强的装配式工程设计团队,设计团队中包括建筑设计人员、结构设计人员、安装设计人员、设备设计人员。在提出设计施工方案时团队即可介入,让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借助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法,将各项方案整合为一个完整方案。施工管理应由多个参建单位参加,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研讨会,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业主需求,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益。
        3.3注重BIM等技术的应用
        建筑行业施工管理的方法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BIM等技术逐渐被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相比传统管理方法和模式,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提升了复杂施工环境的可视化程度,能有效提升相关施工操作的准确性。BIM技术应用于施工安全质量时,对建筑工程结构精度的要求较高,利用BIM技术准确的分析详细、准确的施工数据,以进行高精度的施工模拟,更好的辅助管线布置等工程设计和操作,以便更好的把控施工各个环节。
        3.4提高施工人员技术
        施工人员是安装构件等施工的主体,其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将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且随着相关技术的革新,进行持续、动态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人员管理,要结合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进行,在纯学术性培训的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引导不同层次的施工人才,参与施工技术见习、实操等训练,以层次化的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能力。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对人员施工操作的考察、监督工作,保障施工员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对存在的技术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设计、生产、协同与人员四项。通过本文的分析,施工单位应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妥善处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规范有序建设,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
        参考文献
        [1]韦铧.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监理管理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3.
        [2]刘鸿禧.谈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防范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16.
        [3]周韬.基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03):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