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运行管理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3期   作者:蒋越
[导读] 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
        蒋越
        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溧阳分公司  江苏 溧阳 213300
        摘 要: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随着电网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性要求也逐渐增多,需要配电        自动化系统功能具备配网标准抢修、生产运维等诸多功能特点。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断地提供优质电能。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管理;维护
前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而配电自动化是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对        配电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积极作用。配网自动化涉及到的技术技能面较广,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建设的新兴技术;同时,配网自动化能够实现故障定位隔离、配电网自愈、远程操控等功能,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维护的人力成本,是一项值得大力投入的技术。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企业的必然需求。

1、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
1.1整体规划布局差
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受传统思维的限制,对于自动化建设缺乏重视,为此投资力度相对较小。部分地区的配电工程的电源分布不平衡,供电设备经常损坏,无法保证其正常开展电力工作,使得        电力配网负载不平衡,各地区电力强弱不一,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低。此外在在建设前期缺乏仔细调查和分析,致使整体规划布局差,盲目安装设备十分严重,进而导致配电系统出现功能性故障。
1.2自动化建设管理缺失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和保障,技术创新有待提升。一方面表现在设备很难满足高峰用电调节或负荷调节需要;另一方面设备功能不协调现象时有发生。某些地区配网运行管理中,工作人员只追求部分功能,没有充分考虑供电的平衡和实际供电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密集布设配电工程电源点的方法,会使电源点损坏以及故障发生率大大提升,还会导致负载不平衡,降低了系统运行效率,不能确保配网运行管理的安全可靠。
1.3系统缺少后续运维
    电力配网系统的发展,对高技能、搞业务水平的电力工人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方面,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配网运行管理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后,一些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电力自动化系统投入后不能得到相应的升级管理以及运行维护。配电系统的终端包括数据采集、配变监控、馈线开关监控及开关,由于这些终端系统多处于露天的环境之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导致自动化系统瘫痪。然而电力企业在终端建设投入方面力度不够,用户也不会承担维护的责任,进而造成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使得配电自动化建设质量随时处于威胁之中。大部分操作人员只是根据系统升级要求,更新硬件配置,但却没有升级维护系统软件,就会导致系统硬件和软件更新速度不一致,系统和电力配网运行管理不相符合等。
2、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优化措施
2.1科学设计和规划配网自动化
通过对配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可以显著提高配网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以及精准化。要做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网正常运行的控制、检测和故障时的快速处理(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以及配网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正确的设备选型是关键。

需要关注的是,因为配电网在不同地区的运行环境不同,而且电气设备类型比较多,因此对性能和运行要求差异比较大。所以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时,要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只追求部分功能,应根据配网具体情况做好电网的系统规划,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科学性。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应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通过对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建设,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为了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取得更大地效果,要求技术人员做好科学设计和建设。通过对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电网运行数据情况做好采集,根据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电网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管理要求,做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2.2合理选择配网运行模式
配网运行模式的选择是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合理运行的重要基础。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其网状结构对电力设备故障后的维修过程演变成了较为繁琐的程序,对输电道路的畅通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保证电力配网的高速运行,必须选择合适的配网模式。   在电力配网中,电力设备运行质量与运行模式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要想使电力配网更加高效、自动化运行,需要合理选择配网运行模式。比如:某些供电区域经常会出现供电不平衡的情况。当电力配网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开展自动运行管理后,工作人员在不停电、转电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线路的合环操作,并根据相关制度做好检修。如果情况允许,可要安排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可避免因检修负荷对用户正常用电造成影响。
2.3建立健全电力设施设备维护制度
完善而健全的制度是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优化运行的关键性因素。配网网络工程中具备众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规范,以往的大部分管理工作和相关操作流程都需要大量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开展,但是人为操作的失误和偏差是很难避免的,这些失误就会导致配电网络的某一个节点或者环节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危险点。首先是要建立防止人为破坏的约束性制度,并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建立专人维护、定期检查的专项制度,树立及时检测、合理维修的意识,对不合格、不合理、超规格的机器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同时,规范化电力操作流程,坚决不允许缺乏经验、违规、违章的操作出现,对于电网周围的不利环境和障碍物要定期清理,疏通电力道路。其具体措施有:建立电力配网环境维护站,轮班值日,对电网附近的高达灌木或树枝进行及时的修剪;定期举行员工培训,提高专业的操作技能,优化配网运行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管理人员需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分工工作,在做到权明责晰的同时加强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各个单位应互相合作有效解决设备异常等问题,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设备检修方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4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电力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力配网的工作质量。高职业素养的电力人员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电力工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高效率、准确的使用机器设备,从而降低了电力配网故障发生后的损失比重。要使电力自动化系统用于配网运行管理后,能够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从而提升配网自动化和精准化运行,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后续的运维管理。一些电力设备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偏低,跟不上电力配网设备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使整个电力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偏低,且上升空间狭小。因此对供电企业的要求是:第一可以根据自身电力企业情况组建相关的运维管理结构组织,安排专业人员按时做好电力自动化系统硬件和软件升级更新,从而使系统满足于配网运行要求;第二,供电企业要积极学习先进的配网自动化运行经验,引进新的技术和材料设备,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更准确地收集分析数据信息。
3、结语
总之,如何使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适应电力市场环境的要求,并通过实施配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来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将成为今后各级供电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要想使配网运行管理中发挥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根据配网具体运行,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做好设计和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配网运行模式,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积极学习新的技术,从而优化系统,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黎.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不足点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6(35)
[2]石承真.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商情 ,201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