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2期   作者:田雪梅
[导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里要影响,
        田雪梅
        山东金城荣基地产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里要影响,大体积混凝土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技能等各种因素,减少这些因素对施工敁果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仍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体积也越大,显著的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大体积建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较为成熟,不过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了施工管理问题以及施工技术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导致裂缝出现,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的实施者,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工程施工的效率及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若是施工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无法达到要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操作失误,难以正确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不利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为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以专业的状态完成各项工作,避免工程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
        1.2结构设计复杂
        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灵活的空间要求,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的设计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导致这种结构形式的设计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平面布置图、结构图和配筋图才能确定每一层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钢筋构造和尺寸,这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截面变换或者钢筋型号变换,导致剪力墙施工错误,配筋过小等,导致后期的建筑空间不能满足要求,这样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3自然环境影响
        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痕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壳运动,二是温度变化。地壳运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它会导致地基的变形,无论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建筑物在使用时,地壳运动都不会停止。所以地基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地基变化较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轻微的变动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地基的变动一旦超过了该结构可以承受的范围,不仅会导致裂痕的出现,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建筑物的倒塌与沉陷。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2.1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间需要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足够,施工人员还要对混凝土分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需求量。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马歇尔体系的级配系数,之后合理调整。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水泥的选择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矿渣水泥和硅酸盐水泥,需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材料,主要考虑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如果水泥的细度不足需要及时处理。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基础上将水泥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化学药剂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加入煤灰可以延缓凝固时间,让凝固的时间变长,避免快速凝固升温。借助粉煤灰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对于骨料的利用也十分关键,一般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骨料比例为80%,以清洁程度较高、岩石弹性较小的骨料为主,要求粗骨料的粒径较大。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采用厦门市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等资料均齐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比例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水泥和水的使用量,在满足工程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抑制水化热反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配制效果,优选矿渣水泥,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一方面,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另一方面,减轻混凝土泵送压力。总之,优化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减少水泥损耗量,增大表层混凝土强度,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概率,改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维护整体土木工程质量安全。
        2.3加强管理构件的运输和存放
        构件的运输和存放问题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自身具有施工进度快、施工质量好等显著优势,在施工过程中成品构件的运输效率直接影响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速度。构件的存放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存放过程中如果不当管理将造成构件的损坏,而严重的质量问题将降低构件的使用率,重新购买构件进行施工又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未发现构件的质量问题会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构件运输和存放的管理,建筑企业首先应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对构件的运输和存放进行科学系统化管理。例如,构件存放应结合构件的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储存,根据科学的管理规定调整构件储存环境,对温度、湿度等进行调整,确保构件储存的安全性,减少构件在存放中的损耗。在进行构件运输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混凝土的强度指标监管,确保混凝土总体的设计强度大于75%,并对混凝土进行标签分类,为不同的构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和装卸方案,进行运输防护。
        2.4温测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这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面积较大、内外温差大、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为了避免底板出现裂缝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采取措施对温度控制。在本次施工中利用了电阻型温度计,技术人员在测温的期间需要测量各层的温度,并且对测温点和测温线合理设置,确定位置后做好标记,让测温线和钢筋充分接触,包裹好外部的导线头,进而保证检测结果。测温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测量和填写测温表,然后技术人员对数据整理分析,合理采用水化升温、减小混凝土收缩等措施,避免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大于25℃。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主要是避免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所以一般不会再在夏季的午间浇筑,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遮阳棚,也可以使用冷水搅拌、原料冷却的方法,在该环节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保温层的效果模拟,以此节约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工程人员需进一步明确施工流程、施工重难点及施工标准要求,严格参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规划方案以及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施工材料、设备、工艺及人员管理,从而促进工程顺利竣工,减少损失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88-88.
        [2]孙启程.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7-02-28].
        [3]李长更.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0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