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丽
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教研室 536002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课程: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定义为“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当前符合小学课程改革方向的定义是钟启权教授的“儿童在学校教师指导下的整个生活活动的总体计划”。校本课程:学校的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或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深化教育革命必须要从课程这一最重要的载体入手,而现有的课程尽管也经过了一定的修订,但毋庸讳言,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是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小学六年能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怎样的程度?我们提出这一课题是期望寻找有效途径,并试图通过课程领导力开发研究探索总结出一个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实现教学方式和教与学关系的变革与重构,塑造学生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丰富孩子们的人生,培养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深的意义在于人格培养与精神修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尤其关注学生艺术、体育方面的发展,推进北海市“童子功1+N”计划,“1” 是主打项目童声合唱团,“N”是自选项目美术、书法、舞蹈和体育等,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并掌握1门或N门特长或终身受益的技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艺体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能更好的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以人为本,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给他们更大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北艺附属学校创办艺术特色品牌学校,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
在现有国家和地方课程框架内,依据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素养,强健学生的体魄,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学校文化传统、师生需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成长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为我校创建艺彩特色学校的研究目标。
在这个研究目标的指导下,我校分层推进、分步发展,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艺彩课程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舞蹈、合唱、书法、美术、足球、武术等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新格局,并以此调动我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开发课程的能力。努力创建一所具有朝气蓬勃、质量优秀、内涵丰富、和谐发展的现代气息的品牌学校,为师生多彩的人生奠基。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构建艺彩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在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推进北海市“童子功1+N”计划,打造艺彩课程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研究,使每个孩子学有所长,为今后具有一技之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构建以“兴趣社团”为载体的适合北艺附校师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积极探索艺海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体育的热爱之情。
(4)传承北海文化,搭建起艺体特色课程框架,整合校本资源,编印“艺之趣”阅读教材和“蓝之海”探究教材,形成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5)形成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等,真正激励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素养。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艺美”是北艺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价值取向,学校以“厚德、艺美、卓立”为核心价值,倡导“言行润美、才艺和真”,?围绕“质量强校、艺术立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的发展策略,通过整个小学阶段的“艺彩课程”教育,以艺启雅,以艺育人,养成才艺超群、张扬个性、知书达礼、活泼灵动的品质。
(二)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注重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课程,集全校之力,我们把探索艺彩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强有力支撑。本课题还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训练,可教可学,激发兴趣、发展个性,注重品行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对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进行前期调查,利用本土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将艺彩特色校本课程列入每周三下午的课程,并进行课程拓展与融合的设计。
(四)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生转型,在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核心素养,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