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娟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成果,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从事农民运动和农村阶级关系的调查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社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其主要内容为:(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党在农村的第一块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剧”的星星之火。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能不能存在?怎样才能巩固和发展?这不仅是个尖锐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他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阐明他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的看法。
毛泽东在信中指出: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三次“会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业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四、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在给林彪的这封信中,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斗争所作出的新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革命特殊道路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心思想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际共运和中国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抵制和斗争。他在1930年5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指明了从前调查方法的缺点和改进方向。文中还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雏形。
对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适合中国实际的思想路线、政治与军事路线和具体主张,在许多方面未能得到当时中共中口人的承认和支持,反而受到压制和反对。特别是1931年至1934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将他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借此机会深入世纪做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毛泽东1933年11月下旬的才溪乡调查,是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在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机关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明了中国共产党正确思想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等著作,系统阐明了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共15节,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主要分为六个部分,1.中国社会的性质;2.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3.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4.新民主主义的动力和领导力量;5.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成熟。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等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思想;《<共产党人>发刊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所有这些方面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导,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缔造者,毛泽东的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