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与音乐的结合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李明安
[导读]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在古代时期不乏以歌曲的形式广为流传
        李明安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561500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在古代时期不乏以歌曲的形式广为流传,诗文与音乐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诗文的传播,更能够提升音乐的文化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古诗文与音乐相结合,能够激发出不同的教学效果,提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师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文 音乐
        古诗文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但在高考的强大压力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基于此种原因,本文尝试探讨将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与音乐相结合,创新古诗文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现阶段高中学生感兴趣的古风歌曲,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语文古诗文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运用这首歌创作的经典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歌手婉转空灵的歌声,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歌曲中的情境,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方便教师展开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推进[1]。
二、利用音乐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水平
        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熟读并能背诵诗文内容,更需要深刻理解诗文所表达的内容,掌握字词的运用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逐词逐句学习古诗文中的语言文字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不够深刻,强行进行记忆,难以做到对古诗文的熟练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所表达的含义,提高学习水平。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平仄和押韵,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学过琵琶这种民乐,所以只能机械记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诗人这段文字描述的场景,不能够感受到琵琶的声音、旋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专业琵琶演奏家演奏的曲子,例如《十面埋伏》、《琵琶语》等,在琵琶清脆响亮的声音中,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通过感受曲子的韵律,将自身带入到诗人当时的场景中,理解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对更加精准地把握古诗文的意义。
三、利用音乐感受诗词意境,强化记忆
        古诗文的语言特点与现代普通话有所差别,学生即使通过课堂进行短暂的记忆,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忘记或是混淆。因此,为了强化学生对于古诗文的记忆,教师可以用学歌曲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例如,热播剧主题曲《知否知否》,歌曲里面很好地融入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古诗文背诵是高考必考内容且不容失分,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很好地挖掘古诗文与流行歌曲之间的关联,例如央视的栏目《经典咏流传》中,将许多诗词进行音乐编曲,由专业的歌手进行演唱,其中不乏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再或是现阶段流行的古风歌曲,有许多优秀的歌手将诗词融入现代流行元素进行演唱。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诗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学习,一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朗朗上口的歌曲要比晦涩难懂的古诗文更容易被记住,并且歌曲具有一定的“洗脑”特质,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诗词,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一遍遍的哼唱记忆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促进学生深化对古诗文的理解。在音乐的感染下,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
四、利用音乐加强情感联结,升华主题
        音乐与古诗文的融合,自古有之。例如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与《六幺》皆为唐代名曲。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引用。音乐与古诗文的情感表达本身就有相似之处,在音乐中融入古诗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感受诗词意境,领悟诗人情感,升华诗文主题[2]。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这首词是作者抒怀之作,借漫步雨中的潇洒恣意,表达诗人自己虽然遭遇坎坷,境遇不顺,但依然不畏不颓的旷达胸怀。教师在教学中单纯通过语言讲解,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苏轼的境界和生活态度。将音乐与其相融合,为学生播放以这首词改编的歌曲《东风波》,学生在音乐塑造的氛围里,透过旋律的变换,感受苏轼当时的心境,加深与诗人的情感联结,升华诗词主题。
        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能够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注意音乐与诗文的适配性,借助音乐的旋律与表达,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加强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寓教于乐,使得语文教学效果的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晓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0):62.
[2]黄世淼.品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与音乐的结合[J].学周刊,2018(08):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