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童
3203221988080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也逐渐被人们提上日程,节能成为人们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节能建筑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因此,节能建筑是未来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问题愈加突出,节能环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在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个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入节能设计理念,在遵循节能设计原则的前提下,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措施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全面提升建筑物的生态效益。
一、节能建筑概述
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与使用能耗两大部分。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生产和运输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能耗。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房屋建筑本体技术、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方面的节能。建筑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积极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因此,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
二、建筑节能设计原则简析
2.1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节能设计中,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即要求建筑设计对人的健康及周围生物的生存最有利,也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满足自然生态的需求的同时,促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关系,并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内。
2.2坚持自愿利用率高的原则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对各类建筑材料、水资源、土地资源及能源等建筑用资源遵循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原则,提高各类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节约。
2.3坚持对环境损害最小的原则。
(1)充分运用本地建材,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2)选用节能环保建材。在选用建材时,应充分考虑建材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如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问题等。还应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及循环使用性,回收利用建筑材料,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3)在建筑设计中,还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空气、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污染,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3.1合理确定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选择合理的建筑物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东西向板式多层住宅建筑的耗能量要比南北向的高5%左右。现代住宅设计中,建筑的朝向应根据住宅内部房间的使用要求、当地的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周围环境及各地区气候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价来确定。
我国住宅最适宜的建筑朝向为南略偏东或西,对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应考虑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垂直夏季主导风向,而北方冬季寒冷,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应平行冬季主导风向,以防止冷空气渗透量的增大。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3.2绿化环境设计
在对建筑结构的绿化控制进行设计时,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应用过程中,绿色环境的设计应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将建筑与生态环境融为整体看待。随着建筑空间的连续性不断增加,人们也能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同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感。
3.3对建筑结构内部中的声、光进行设计
首先是天然采光方面,这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有效增加平时的日照时间,整栋楼的设计可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都要充分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室内光线充足率和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在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这对调节室内的温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采光外,还要注意对声环境的设计与控制,设计人员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可降低噪音30分贝,但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在实际的声环境设计中,可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组成的吸声构造。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音质设计,已达到人性化的温馨环境。
3.4用水与热环境系统的设计
节能建筑讲究节水,并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节能建筑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节水技术方法: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适当地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应该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3.5建筑结构智能系统设计
节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结构及相关设备进行优化,减少设备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co2排放量,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紧跟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最具节能降耗潜力的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对建筑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和控制的功能,不仅保证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提高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还能改善环境,并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结束语
节能环保设计是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优化建筑节能设计,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立足于实际,在明确节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建筑布局设计与结构设计,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与新工艺,重视建筑的节能改造,全面降低建筑能耗。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信息科技,2012(08)
[2]杨铖.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实现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