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2期   作者:李伟新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李伟新
        茂名市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相应的也推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工程设计问题、施工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等,本文就其中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做出了调查,并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一、前言
        由于建筑工程中需要的信息种类繁多且琐碎,部门较多,不利于整合管理,在加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管理模式的形成来说是极大的阻碍。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和各种信息,提高工程管理和人事管理水平,实现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要面对的问题。而信息化管理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其优势就是可以将工作内容、数据等等有效的整合,在后续工作中对于查询施工记录、施工进度、具体支出等信息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符合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的要求和特征。
        二、建筑工程管理新形势
        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项目的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施工进度,以上工作的稳定进行就可以确保项目的稳步建设。在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变化有这么两点:1.施工方式的变化。根据高质量,高安全性的建设要求,建设项目要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变了建筑生产方式,从而导致项目管理模式也急需改变和完善。2.管理方式的改变。现代工程管理内容不仅仅是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和工程安全,对于环保和绿色建设的履行也已经成为了新的需求,这样一来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也是新的挑战。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3.1管理模式过于落后
        现在国内的建筑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质量也越来越高,老旧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项目管理发展形势。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局限性很大,对于工程的实施进度无法及时掌握,对于资源的使用也无法合理分配,以及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等等,弊端很多,需要整改。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由于许多企业中部门责任的缺失,项目管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依靠着老旧、落后的管控思想和方法去进行项目管理控制。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项目管理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管控方法的弊端日渐显露,比如对于项目中的资源使用情况,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应用,无法得到有效地监管,甚至有时会出现偷料减料的违规行为,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这种行为可能会越来越多,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3.2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要知道,无论是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还是后期的完善工作,最主要的还是人员的参与,但是目前来说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点,很多员工对于一些相应的专业软件或机器的使用技能水平过低,导致一些需要用专业系统来进行的工作效率过低。第二点,人们忽视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太过于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技术而不能去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缺乏管理的团队就如一盘散沙,在许多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第三点,由于施工现场的人员多为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大部分都缺乏一定的知识教育,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个人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3.3对于安全问题的不重视
        安全问题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安全问题更是建筑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很多,比如工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用料质量是否过关,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是否安排到位等等,而纵观目前建筑工程的现状,仍旧有许多工程建设中不重视安全问题的现象,
        3.4资源信息管理混乱
        一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包含着千种万种的信息、资源等等,不易于管理,再加上此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较少,专业素养较低,设备技术的落后等等因素,造成资源信息管理的混乱,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有效统计和参考,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效率。
        四、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4.1管理模式的改革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注意注重贯彻科学、高效的理念。要想推进管理模式的改革,首先,领导人要提高自身对于管理模式的了解,积极吸取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要知道知识不分国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经验和技术,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中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要考虑现实状况,保证改革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这是管理模式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要确保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支持。它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信息网络。项目管理网络平台是一个系统项目,这个系统可以容纳项目中的各种信息,在该系统中有各种数据需要访问,分析和统计,因此,需要用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子模块的互连和相互通信,以便于信息可以更快更准确的传达。二是要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施工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包括材料质量、施工进度等等。
        4.2要提高人员素质
        人是所有工作中最关键的执行者。项目的详细设计需要人来完成,操作设备需要人来完成,显而易见的,提高人员素质水平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对于公司方面,有必要建立开放的管理体系,必要时要以高薪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通过利用各种相关的技术培训,加强对现任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以组成一个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公司。一方面扩大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培训规模,同时加强一线农民工的基本素养的审核,确保人员的诚信和实干态度。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可以提高企业领导者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热情,并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好的领导作用。
        4.3加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要加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从这三点出发。第一,在工程设计阶段,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施工效率的问题。第二,要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确保工作人员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严格监督各种施工行为。第三,对于施工设备要定期检修,对于工作人员要做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又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4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注意资源配置问题,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项目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举个例子,施工过程是一个信息量涵盖最广的环节,也是不可控因素最多的阶段。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施工天气变化等等外界因素,以防外界因素的变化造成一些施工安全上的隐患。还要对于用工用料实时监控,防止员工出现私自偷料减料,使工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安定因素的增多,成本的增加最后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监管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现状,我们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和施工质量监督制度,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为这方面的发展培育优秀的人才,深化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玉连.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208.
        [2]陈辉.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1~12.
        [3]王传兵.试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現状问题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3):202~203+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