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现有病害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2期   作者:张彬
[导读]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关系到社会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张彬
        61252619890207****

        摘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关系到社会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当下发现项目仍存在裂缝、地基沉降、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等施工问题,为了解决工程病害本文介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要求,收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案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裂缝防治措施、地基沉降处理方式、碳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法等处理技术。
关键词;市政工程;病害;解决策略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内容众多,因为在户外作业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为了保证项目质量可以达到建设要求,必须在施工前考虑到影响施工的因素,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从实际进行考量并提出施工处理技术。
一、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要求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病害后,需要对病害进行类别划分,采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学习病害处理的优化方式与处理要点,掌握病害处理的核心内容,由此可以拥有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优化处理意识。其次,需要关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工作,施工人员都是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各环节工作,一旦设计方案的内容存在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影响到相关部位的施工效果,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工程的详细资料,按照合同要求创新优化施工设计,从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考量施工作业,并从多种施工技术中选择最理想的一种,确定施工工艺,可以在短时间处理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病害处理需要从项目整体层面进行考量,调整施工时序,完善、优化施工结构,为工程有序运行且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1]。
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病害
(一)裂缝
        裂缝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属于常见的病害,裂缝出现与项目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有较大联系。对过往的市政路桥项目进行研究,发现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把好质量关,混凝土是工程的主要材料,但是施工单位使用的混凝土各项参数与规定的要求不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因为混凝土无法承载外部压力而出现裂缝。安全裂缝、结构裂缝与弯曲裂缝为裂缝的三种主要类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注意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在发现裂缝后,针对裂缝类型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2]。
(二)地基沉降
        路基是路桥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也是工程的重要部分,一旦路基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路基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段的实际情况,完成地质勘察工作,掌握足量信息后按照要求施工。路基所在的位置一般会存在黏土、软土,从以往工程案例中得知,如果路基填充材料含有一定数量的黏土、软土时,路基极容易出现沉降问题,黏土、软土会降低路基的承载能力,没有办法保证路面的功能性达到规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处理路基中的黏土、软土会为工程埋下隐患,影响路桥的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路基施工前必须仔细勘察施工作业区域,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程进度或者自身管控力度不强,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勘察地质结构,分析地质结构的稳定性、路基土质性质,因为掌握的信息不足,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处理施工段的土质,致使地基性能与要求的标准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引发路基沉降问题。
(三)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
        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是市政路桥建设项目的主要原料,但是两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防护工作处理不到位,二氧化碳顺着混凝土中的细孔进入混凝土内部,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与碳酸盐,碱性物质大量消耗,此种情况被称为混凝土碳化,影响到混凝土的功能特性。除此之外,钢筋在应用中发生锈蚀的情况,钢筋锈蚀后整体形态发生变化,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膨胀,如果此时承受一定的拉力便会裂开,钢筋的存在可以保证建筑结构荷载承受能力在规定范围中,一旦建筑结构中的钢筋大面积锈蚀,会严重冲击到结构的稳定性,缩短路桥的使用寿命。


三、施工处理技术
(一)裂缝防治措施
        水泥用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混凝土所有的种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效果,混凝土在内部与外部存在过大温差时开裂,因为温差形成的温度应力已经超过混凝土荷载承受能力。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是减少混凝土裂缝必须研究的内容,收集以往工程案例并总结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方法,提出三种可行的方式:
        其一,改良振捣与养护工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各节点防控工作,混凝土终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振捣,振捣工作注意时间节点的把控,可以防止混凝土泌水让钢筋下部出现水分或者间隙,优化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其二,控制混凝土出机与浇筑时的温度,控制温度的方式需要在达到控温目的基础上,保证相关方式不会花费大量资金,使用喷水的方式冷却集料,在现场搭设遮阳棚防止混凝土因阳光照射而升高,采用科学的控温方式将混凝土温度维持在合理的区间中,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出现大量裂缝。
        其三,混凝土必须按照浇筑顺序作业,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观察混凝土温度发生的变化,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的区间中,冬季施工在混凝土表面上方覆盖保温膜,夏季可以通过洒水的方式控制集料温度。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作业,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混凝土浇筑作业质量[3]。
(二)地基沉降处理方式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加强项目质量管控力度,还需要掌握影响项目整体质量的因素,这是解决地基沉降必须进行的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分析地基沉降现象出现的原因,大部分路桥工程作业区段均存在软土,处理软土地基可以使用置换的方式,在置换方式应用过程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检查置换的材料,同时检测路段地基的质量情况,结合掌握的信息进行针对性防控。此外,工作人员应该发现加固在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性,处理地基沉降幅度小的路段时,结合现场情况在桥梁外侧覆盖加固材料,改变桥梁部位的结构体系与工程截面积,应用此种方式强化桥梁结构自身应力。但是覆盖加固材料的方式在路基沉降严重时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灌溉压实的处理方法,将水泥砂浆注入桥梁路基中,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三)碳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法
        原有桥梁其他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存在抗拉能力低下的问题,将碳纤维用环氧树脂制成复合增强材料,并将其应用在裂缝处,顺着垂直裂缝方向将材料涂抹在原有桥梁其他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抗拉能力薄弱部位,在此操作下形成复合体。该部位的混凝土经过处理后,抗拉能力与抗裂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还可以强化桥梁其他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提高相应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
        碳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法非常实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路桥承载能力,粘贴碳纤维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要点,应该顺着桥梁主拉应力方向粘贴,由此才可以达到约束混凝土表面裂缝的目的。另外,碳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法常用的碳纤维布是单向碳纤维交织布、双向碳纤维交织布,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病害会严重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为此本文总结工程常见的病害,接着提出不同的病害处理方法,介绍裂缝防治措施、地基沉降处理方式、碳纤维修复加固混凝土法,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了解不同技术的应用方式与适用的条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病害处理技术,选择最优的处理技术,做好施工防护工作,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病害处理工作,让道路桥梁工程的各项指标达到验收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江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2):48-49.
[2]袁新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9(08):123-124.
[3]肖钦,朱凑花.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病害及处理措施[J].施工技术,2014,43(S1):14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