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2期   作者:方子竣
[导读] 装配式建筑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且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好处

        方子竣
        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南山,5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且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好处,这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质量问题,这对其效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建筑行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在应用装配式的同时,对其质量问题予以关注,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来实现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1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工程管理信息化特征明显
        由于装配式施工中通常使用通用构件安装建设,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所用的构件质量控制效果要求较高。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所用构件的信息、施工过程信息以及质量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汇总传输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更高,施工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1.2装配式建筑功能更具科技性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与施工中科学选择构配件、优化设计机电与给排水系统,整体建筑过程采用综合施工形式,因此能提升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工程项目的保温节能、降噪吸声能力更好。再加上很多装配式建筑都用了智能化机电系统,建筑功能的科技性也更高。
        1.3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自动化水平高
        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中所用的构件多为工程预制产品。由于构件为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的产物,其产品精度较高,生产质量较好,在现场施工中可有效缩减施工周期,降低工程人员工作难度,能在建筑工程中实现精益求精。
        1.4施工安装效率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是预制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吊装与安装连接的施工模式,现场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构件形成过程,只进行装配施工,因此施工周期得到了缩短,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施工现场的材料控制管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工程推进的管控难度因此得到了下降。
        2施工时很常见的重难点以及相关解决措施
        2.1在用装配式建筑进行生产时,必须保证钢筋的数目与位置是一样的,尽可能的在拼接过程中保证对接的准确,对预制板梁进行钢筋连接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施工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2.2對构件的位置进行确定时,还要考虑到机电管线的排布情况,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在固定时对机电管线所造成的二次损伤,通常情况下,对构件进行固定时都必须与图纸进行对照。
        2.3一般来说,装配式建筑构件所采用的生产方式都是集约化生产,这就使得对尺寸的精度要求很高,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构件的尺寸或者是精度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施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构件与设计不完全闭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员工有很丰富的经验,能够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再安装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操作的复杂程度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2.4为避免在吊装或者是运输过程中对装配式建筑构件造成损害,在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中,必须对相关构件进行保护包装,同时,操作人员也应该把自身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吊装作业中,应与相关构件保持一定距离,按照施工的安全要求,所有上岗操作员都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
        3.1首件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是整个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构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因此要做好构件的质量控制。

工厂生产构件时首批完成的构件要做好首件验收,验收单位包括监理方、施工方、质检部门,验收内容包括构件尺寸、预留预埋位置、观感质量等,只有首件质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后续的批量生产。
        3.2重视预制构件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处理需要在现浇层完成之后再进行,先预制构件的防线,然后再行吊装施工。在安装预制柱时需要先将位置定好,然后再使用钢抱箍进行支撑。在进行吊装预制梁的时候,需要先将梁板支撑位置调好,固定柱校正之后再上钢抱箍。其中梁的角度需要控制在60°。而且在进行吊装预制板的时候,也需要将支撑位置调好。最后在吊装结束后,需要整体检查,保证平整度。
        3.3构件入场后再进行二次验收
        首件验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质量控制中还远远不够,后续进场装配时还要进行全面验收,每批构件都要检验尺寸误差是否合理,预留预埋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还要检验观感质量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属于半成品,入场前需要经过运输、转运、安装等,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二次破坏。现场质检人员、厂商驻现场的质量人员要做好产品的交接验收。预制构件不合格要做好登记,并放置于专门规划的位置,并建立统一台账进行管理。
        3.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
        3.4.1通过BIM技术进行建设初期指导性质量管理
        BIM技术在建设初期的管理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性和决定性,BIM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方案设计中进行人工的图纸二维模型的构建,减轻了设计师的工作量,同时它所进行的计算机三维模型的构建对于工程的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不同于以往建筑工程中进行的三维动画设计。该技术模型是更加的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去服务的,以往的三维动画只能起到相应的宣传作用,而BIM技术所进行的模型构建,是要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施工去进行服务的,不仅使工程的工作程序更加的简化,同时三维模型的出现也避免了传统的图纸模型构建中设计师问题思考不全面而导致的工程设计中的缺陷,使得工程在进行施工前期有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保证了工程的工程管理与工作质量。
        3.4.2  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应用
        为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管理、QC管理的目标,BIM技术可以从建设初期即设计阶段开始融合,通过在设计阶段进行构件编码后,采用清单式管理办法,将所有构件通过信息化识别后列出清单,清单包含构件的各项信息数据,并列明质量需求,作为后期施工的质量管理依据。之后可以通过BIM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某些二维图纸不便展示、难以标识的部位及施工工艺进行动画模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并明确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内容。随后BIM技术可以结合二次开发,与施工管理相结合,实现5D管理,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模型数据基础,提前做好质量管控重点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把控,也便于质检人员根据模型信息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保障项目质量。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可以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提供管理辅助功能,通过质量责任的分解,构建及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确定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为QC小组提供信息化数据,对质量过程信息的追溯、定位、施工整改等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BIM还可以结合IFC标准等构建企业标准,为企业的长期生产质量稳定性提供科学保障。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占有很大席位,在文中也介绍了装配式的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高效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当然在生产的过程中,也要直视装配式的不足之处,文中多从标准化的角度来分析装配式的管理模式,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就使得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中利用质量管理理论和平台与优化外部环境技术等方式相互结合,强化装配式质量管理的实际作用,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志华.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及相关探讨[J].智能城市,2019,5(11):57-58.
        [2]周永明,苏章,李文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交互与管理平台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7):42.
        [3]李国,蒋跃楠.浅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35(1):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