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绪成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255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造速度快,不会被过多的条件所局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但是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尚未健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本文首先分析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意义,以及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内部诸多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优化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恶化。为了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高层建筑成了较好的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物本身的有限使用寿命,导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建筑物被拆除,浪费了大量的工程材料,同时也产生了建筑垃圾处理难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的建筑施工速度缓慢、限制条件多等因素,制约了城市建筑物的建设速度。
1经典建筑施工方法的局限性
1.1经典建筑施工办法
传统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一般通过设计图纸,首先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能够达到预定构造并且能够发挥一定功能作用的建筑结构物。由于在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现场施工,导致建筑施工材料浪费,建筑施工周期较长,建筑施工质量会由于各类原因导致建筑结构物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1.2经典建筑施工的局限性
现场浇筑施工方法,方法老旧材料浪费多。由于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在现场按照设计图纸,组织现场施工,成为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筑物的模板支架,并进行绑扎钢筋作业,最后通过现场搅拌或者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满足设计需要一定标准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物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但是由于施工组织不科学,现场管理不规范,导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大量浪费。
传统建筑浇筑法,养护建设周期长。由于传统的建筑施工多采取现场浇筑施工,需要架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构件养护等环节工作,来获得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土木工程结构物。每个环节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间隔时间,例如,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后,必须预留至少一周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会延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
(1)材料方面:作业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工厂已经养护好的构件成品,加工后运送到现场组装,较之前的材料而言更环保更方便。特别是预制的夹心保温外墙板,制作时混凝土和保温材料一次浇筑而成,外墙保温层不宜脱落。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更方便更先进。
(2)施工方法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以吊装作业为主,通常采用塔吊吊装预制构件,吊装中吊钩与构件预留钢筋连接或与起吊点连接,吊至计划部位进行组装。当然过程中要根据构件情况设置安全防护栏或临边防护措施,完成构件钢筋焊接和防水条焊接。根据施工方案可以在同层顶现浇完成后进行套筒灌浆,或在本层墙板吊装完成,顶板模板安装调试完毕后进行套筒灌浆。施工方法总结为构件吊装后进行焊接,然后套筒灌浆,接着再进行构件吊装,以此循环进行。
(3)安全隐患方面: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方案问题会导致安全隐患。在施工平面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好预制构件堆放的问题,避免发生由于堆放不当造成施工现场车辆堵塞和构件吊装不方便的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现场监督考核不到位、构件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是否持证上岗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吊装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默契配合。缺少默契配合容易造成刮碰事故。吊装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连接部位失效,导致脱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吊装机械长期大负荷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外墙的施工中还容易发生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包括临边坠落和重物坠落。除此外还有触电的安全隐患,在预制件拼接完成后要进行防水条的焊接,钢筋之间也要焊接,通常会拉一些临时的电缆,如果作业人员麻痹大意操作不当就会发生触电风险。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内部诸多影响因素
3.1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偏低
施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已经习惯于现浇模式,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不足,预制构配件的深化设计与现场浇筑部分融合度不高,施工单位对预制构件综合性能统筹不够,构件生产厂对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缺乏,尤其对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研究不够深入。节点连接、抗震等施工要求考虑不周,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必然形成严重障碍。构件拆分需要提前进行,拆分不合理对项目的经济性、流畅性及最终的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装配式建筑对项目的整体性和管理的协调性要求很高,未来管理体系需要结合BIM技术、建筑智能化等手段进一步提升。
3.2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运输水平不达标
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结构形式、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都比较高、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数量较多。同时,某些施工现场存在预制构件标识不清晰、粗糙面设置不到位、钢筋留置不规范等问题。当前,物品运输保障系统还不够完善,不当的放置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比较常见。构件出厂、运输、进场衔接不够,运输成本偏高。不少项目出现构件到场无处妥善放置,构件安装时需放置的位置、次序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随着场外运输和现场衔接越来越顺畅,不少项目可以实现预制构件到达现场能够直接吊装并安装,有效减少构件现场堆放和二次搬运,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3.3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首先,结构连接处钢筋穿插数量多,施工中不能精确实现设计对钢筋位置的对接,造成有效高度变化、保护层厚度不一、钢筋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筋锚固长度不足等缺陷,影响结构功能;再次,模板多次使用后板缝变大,极易漏浆,结点处模板连接困难,结点尺寸难以保证,漏浆尤为突出,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出现大的空洞;第三,连接处钢筋密集,振捣不均匀,易使结点处的刚度和强度偏低;第四,灌浆密实度不够,现场灌浆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第五,抗裂、防渗等措施不力。
3.4工程管理理念与实际脱节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内部的风气,一直是忽视管理、重视经济效益,此举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磕磕绊绊,甚至举步维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相关管理部门也没有做到监管职责的完全落实,管理工作在十分被动的环境中开展,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调配数量足够的相关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和控制,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将这些要求“置之不理”。相关管理人员数量达不到标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管理人员只是“临时工”,并非专业管理人员。
4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优化策略
4.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不科学的二次搬运
根据装配式建筑物构配件工厂预制,并通过运输机械运送到施工地点。应该针对运输中的装配件进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提前预防。例如:在装配式建筑构配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构配件的倾覆、破坏,影响后续正常的建筑施工。建筑构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必须首先对存放构配件的施工现场的场地进行处理,可以采取夯实、碾压、硬化等处理措施。对场地的具体处理措施,应该根据构配件的面积和重量,结合地基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验算。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能够安全平稳存放在合理的位置。在设定构配件存放地点时,应根据构配件的设计位置进行考虑,应该在遵循就近、稳定、安全的原则,将装配式建筑物合理存放在既不会影响建筑施工现场正常生产生活,又能方便快捷吊装到构配件的位置。
4.2有效宣传,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模式,搭建政府、协会、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建筑产业化宣传、教育、培训平台,取得全社会逐步认同,为推动现代住宅产业化良性发展夯实基础。全面落实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锻炼培育大批有实战性的项目管理人才,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建立专家库,为解决装配式建筑的各类技术难题、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亲临现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4.3对工程管理人才进行不断培养
要想真正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得到保证,必须着手打造一支具备强大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责任心的管理人才队伍,同时需要不断吸收相关领域的人才,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培训的时候,必须做到多元化培训,帮助管理人员建立强烈的自我提升意识,以及工作方面的紧迫感,促进管理人员主动接受培训。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要注重与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到这些机构内部,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和行业前沿技术,使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让管理人员的知识与道德品质得到同步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因此对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训刻不容缓,让管理人员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
4.4优化施工管理工作,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
在装配式建筑物的构配件相互连接过程中,要根据构配件的受力特点,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胶结、焊接、拴接等形式,也可以采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时,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将预留的钢筋相互连接,并在连接位置处小范围架设模板。浇筑不低于预制构配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采取将连接段端口的混凝土断面凿毛处理,提高混凝土的黏结质量,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4.5强化质量监督,细化管理措施
严把项目报建、审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重要环节,确保装配式项目建设按照规定标准实施,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通报、总结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置参建各方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快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地,持续促进装配式建筑有序发展。
目前,经济形势的稳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予了装配式建筑良好的成长土壤,装配式的应用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建筑类别、样式、结构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建筑业在重新审视自己在工业化、智能化大环境下的定位。但同时也要明确,装配式建筑并非是经济快速周转的万能药,在越来越同质化的城市中,装配式施工与建筑多样化设计仍需要齐头并进,对技术改进、产业升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向,特别是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更要做到位。装配式建筑发展时间不长,施工方法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方面,所以施工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和管理方法才能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晔.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科学家,2017(7):43-44.
[2]蒋云平.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江西建材,2020(1):72,74.
[3]贺章富.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施工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20(9):125-126.
[4]何劲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J].居舍,2020(10):128.
[5]王一懿.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0.
[6]乔丹.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