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5期   作者:路立林
[导读] 生态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住宅建筑,
        路立林   
        51010819760127****
        摘要:生态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住宅建筑,为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有必要将生态建筑理论融入其中,保证住宅建筑功能性的同时,维护建筑的环保效果,加强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保持周边环境的优美性。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运用
        引言
        生态建筑具有健康节能、环保美观的设计特点,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应注重利用“以人为本”建设原则,将生态理念和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结合,提升建筑物应用性能。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生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关注力度,善于利用先进技术,促使生态建筑理念得到实际应用。
        1生态建筑理论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涵盖生态学、建筑学、环境学等多门知识体系,是目前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可知,其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功能协调作为核心内容,为建筑设计提供助力。其中以人为本要求从用户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建筑的功能性、可靠性,满足用户日常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现场环境有所了解,掌握地质地理信息、水文环境特征、气候变化特征等,以此做好建筑朝向、采光、通风等的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节省材料和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功能协调则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科学规划、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建筑、人、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
        2住宅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其重要性
        我国的生态建筑理论仍在进行深入摸索,虽尽管跟国外生态建筑理论相比还存在大量的不足,但它们是基于自然环境、建筑设计、设计部分总结为一体的理论,所以是能够以此推延出更好的理论体系。把建筑物和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过去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单纯地认为生态建筑理论意思就是将建筑物绿化或者节能就行了,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推翻了这个结论,生态建筑确实不仅仅是绿化和节能就能概括的。因为只有提高了环境质量,居民才能够住的舒适、住的安心,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方法
        3.1建筑布局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布局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微气候变化特征,前者是从宏观角度对住宅建筑布局进行分析和考量,目的是完善用户的体验效果。后者则是从微观角度加以深入思考,避免住宅建筑在使用中出现热岛现象,改善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住宅建筑布局设计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居住质量,对小区整体环境也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先对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水文特征、阳光直射、风向转变等基本内容加以勘察和了解,根据这些特点,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建筑密度、高度实行合理规划,保证住宅建筑内外部空间环境的合理性,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再者,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应考虑到用户对住宅的观赏性与社交性需求,适度融入地方特色打造小区内的自然景观,并将其与休闲娱乐场所衔接起来,为民众提供放松的空间,缓解内心压力,密切与自然的接触。如植树造林、假山水景建造等,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2自然通风设计
        首先根据不同季节风的特点,调整窗户的朝向和位置,当夏季室内温度较高时,利用对流开窗形成穿堂风;当冬天室外温度较为寒冷,除材料保温外,可结合外立面避风设计。

其次是考察当地的季节风向,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季节的风向都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夏季多吹东南风、冬季多吹西北风,所以在设计住宅时可遵循坐北朝南的设计原则,将主要门窗位置设计在南面,夏季可以享受东南风带来的舒爽,冬季可以避免西南风灌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冬暖夏凉,为住户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3.3材料设计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生态性等。在众多建筑材料中,外墙保温结构的合理选取与运用,是当前生态建筑理论背景下的主要节能技术,不仅能调节建筑物自身的温度,还能降低电能等资源的使用率,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但据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现状可看出,选择运用外墙保温结构时,需要合理选择其保温材料,结合地方环境,不同建筑类型与构造采用更加适合的保温材料,并对建筑物的使用部位选择进行针对性调整。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对于保温材料的选择,不仅要求材料自身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还应具备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高、经济性能优良等特点。通过外墙保温结构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调节建筑物内部的环境温度,进而实现节能环保,有效实现生态化建筑这一目标。
        3.4节能设计
        由于世界上不可再生能源数量有限,而人类的开发与应用是不间断的,这就导致能源危机日益加剧,随着我国洁净能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当前很多的城市对于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无污染型能源进行了普及。在生态建筑理论中,可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如整体布局、建筑朝向、地势地形等等;气候因素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根据这两大因素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3.5植物景观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中,植物景观不仅起到装饰和美化的效果,还具备净化功能,构建健康的小区空间。植物造景设计包括小区绿化设计、内部空间绿化设计、内外部相连处的景观设计等,可有效加强整体环境的观赏性、自然性,构建微气候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在植物造景设计中重点关注内容有:首先,微植物景观的科学嵌入。微植物景观多集中在阳台等内外交接空间内,一般利用盆栽类型的植物完成装饰,加强观赏效果,做到与自然的连接;其次,屋顶植物景观设计。屋顶面积较大且与外界直接相连,因此可合理利用设计成小型的绿化园区,既美化环境,且合理利用雨水吸收,增加观赏性的同时,解决渗透问题;最后,外墙植物造景设计。设计人员可结合环境通过一些攀爬植物的种植,对外墙面加以装饰,此类植物的栽植简单,适应性强,可改善建筑整体效果。
        3.6噪声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购买者主要是工薪阶层群众。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工作越来越繁忙,工薪阶层人员都希望能在工作后,拥有一个舒适且安静的居住环境,从而确保自己的精力。因此,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展开设计时,需要高度重视噪声方面的控制,尽可能把居住区域与易产生噪声的公共服务区域、交通区域等分开,减少因噪声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住宅用户便利的公共服务需求、交通出行等生活问题。因此,可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布局、绿化布置、沿街面的窗扇构造等技术手段,综合性地降低噪声对住宅建筑的影响。
        结束语
        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应用生态建筑理论,目的在于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同时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实际住宅设计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生态建筑理念,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设计改善室内环境,同时利用绿色性建材,设置节能循环系统,以此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美观的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1]鲁华.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2(14):112-113.
        [2]王玮.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9(9):97-98.
        [3]蒋霞.基于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9):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