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扬
江苏苏润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镇江 212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士最多的国家,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部分的实际需求,以保障其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鉴于此,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需涉及无障碍设计理念。因此,论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要求和设计原则,研究了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无障碍理念;应用措施
1引言
在自治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目标设计,以提高无障碍设计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无障碍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遵循适用的原则。只要遵循这些原则,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全面改善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居民服务水平。首先,由于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无法正常操作的人,因此安全要求必须反映在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因此必须首先确保无障碍设计的安全性。其次,必须在无障碍设计中确保可访问性。无障碍市政道路设计服务团队是行动不便的团队,无障碍设计使您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与传统的市政道路项目相比,该设计的目的是为行动不便的人们提供无障碍服务。第三,无障碍设计必须反映人性,无障碍设计必须充分反映人的考虑。可访问的设计目标是那些行动不便的目标。在无障碍设计中,只有在满足要求并且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执行此操作。它有效地改善了您的生活质量和旅行需求。人类兴起的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有设计缺陷的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并且不会违反公众的希望,也不会打扰公众。因此,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是每个人的人性化,而不是特殊的人性化群体。
2无障碍设施设计的主要含义及理念
2.1主要含义
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需要被照顾和保护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残疾人以及孕妇等。因为这些群体的身体情况会在出行中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故而就需要在道路设计中,对其需求予以充分考虑,为其顺利安全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而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涵。如果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可以更好的践行无障碍设计理念,则可以更好的提高城市道路的服务功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主要理念通常来讲可将分为:
(1)身体正常人群可正常生活完成日常活动,不需要他人照顾;(2)生活无法自理需获得他人的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比如:残疾人、老年、孕妇等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还存在一些正常人群因携带重物/相关因素影响需获取他人帮助,即为无障碍人群。部分人认为,无障碍和残疾人群相同,但联系实际情况来看两者的差异较大,障碍为存在行动能力为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不能行动者,比如:超市购物时采购物品重量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这时则需要他人帮助的人群。而残疾人指的是先天/后天意外所致终身行动不变者,日常生活活动均通过他人协助完成,该类人群多存在视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表现。
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基于视觉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3.1.1盲道北向砖
通常,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都是在行进盲道之中,或是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之间进行盲道北向砖的设计。根据砖体形状及外观的差异,主要分为外侧轮廓砖和内侧圆形砖。外侧轮廓砖是将普通方形砖的中央,按照一定直径要求进行挖空,以此形成中间呈现圆孔的路面砖。外侧轮廓砖一方面可以满足雨水渗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道路设计形态的多样化。与外侧轮廓砖的圆孔相比,内侧圆形砖的直径略小,表面设计呈“∧”形的触感标记,且标记的尖头是指向北方,以此对视觉障碍人群起到人性化的指向作用。
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在外侧轮廓砖的圆孔中央进行圆形砖的铺设,且铺设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此确保路面砖具有正确的方位指向。盲道北向砖的铺设可以实现与周边道路的平稳过渡,并为视觉障碍人员提供方向上的引导,从而避免其走错路。
3.1.2方位定位砖
方位定位砖是在依据一定铺设方式的基础上,在砖表面增加1—4道搓板状棱条,并同时设置一道醒目的箭头棱条指引方向。设计人员将棱条进行横向设置,确保其与盲道处于垂直状态,同时通过对棱条数量的调整,向视觉障碍人员提供相应的方位指示。如公园休息区用一道棱条表示,商场超市则是两道棱条,而三条则代表是菜市场方向,公共卫生间用四道棱条表示,用五道棱条来表示公交站点。如此,视觉障碍者就可以较为清晰的掌握方向位置,进而节省出行的时间和体力。
3.1.3导盲路牌
通常,设计人员会将导盲路牌设为1.3m左右的高度,且保障导盲路牌与盲道边缘的距离在0.6-1.0m以内,如此一来,该高度可以较为方便视觉障碍者进行触摸,而此距离又可以方便其正常通行。但需要强调的是,导盲路牌上的盲文内容应该保证具有明显的触感,且内容简洁易懂,以此确保视觉障碍人员可以快速的进行信息的获取。
3.2基于肢体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因市政道路坡道使用功能以及构造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缘石坡道和行进坡道两种。通常,行进坡道主要是指带有一定坡度的人行道,且该人行道可以满足残疾人群的出行需要。而分布于人行街道两侧的坡道则是缘石坡道,作用是解决缘石对肢体障碍人群出行的阻碍。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将坡道宽度控制在1.5m以上。当前,我国各城市的人行街道都设置为高出路面12—20cm,而在进行缘石坡道的坡度设计时,则应根据不低于1∶30的比例来进行设计。此外,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选择摩擦阻力较大、且表面相对平整的防滑材料,从而确保肢体障碍人群出行的安全性。混凝土材料和橡胶材料是被应用最广的坡道材料。因为此两种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缺点,故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例如,在旅游景区或是城市公路的道路设计中,可以采用混凝土材质的坡道材料,而在过街天桥以及地下通道等道路中,可以應用橡胶材质的坡道材料。以笔者曾参与过的一项市政道路工程为例,该工程是全线无障碍设计。设计中,只要是有立缘石断开,就在此处布置缘石坡道,并同时保障人行横道可以与缘石坡道相对应。同时,缘石坡道设计为单面坡形式,然后根据1:30的比例关系来对坡度进行完善和调整。因为缘石坡道表面平整且摩擦系数大,所以很好的方便了肢体障碍人群的出行。
3.3基于语言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基于语言障碍的无障碍设计,首先要保证标识牌上的文字布局的合理性,大小适宜且触感明显,这样这既方便视觉障碍人群的触摸获取信息,也方面了语言障碍人群读取信息。因为部分语言障碍人群还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以及反应障碍,故而设计人员应尽量对标识牌上的文字或是符号进行简化,以更为标准化和形象化的文字或是符号进行相关信息的展示,从而更好的为语言障碍人群提供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障碍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环节,保证障碍群体能够參与公共生活,积极推动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在道路设计中着重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进而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享受方便出行的权利,达到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刘飞.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
[2]郭棠.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
[3]卢娜.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