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3/1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侯燕萍
[导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联。强化情感教育可以指引学生追求真实、美好的目标,能保持学生健康的内心。

四川省阆中市南池小学校      侯燕萍     637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联。强化情感教育可以指引学生追求真实、美好的目标,能保持学生健康的内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强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深层次地感悟语文知识。
关键词:情感教育 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 作用效果
        引言:小学阶段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完成任务的心理,若是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经过仔细指导和熏陶,让学生不断了解语文教学中的精神、文化和内涵。语文科目属于一门具有丰富情感的科目,这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有巨大的好处,不但可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字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有准确认知,更好地把语文文化和语文情感引入学习和生活中。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开始任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引导下选择进行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心情,促使学生愉快、轻松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情感也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度,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消极的情感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就会变得烦恼、思维迟钝等。
        (二)加强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基于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来自课文中人物情绪上的感染及思想道德情操的熏陶,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而学生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智力、体力上面,还表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等各个方面。只有保证了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才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保持自我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知识信息很广,强化情感教育,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审美对象,有助于学生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丰富了学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情感元素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大多是诸多优秀大家的经典作品,课文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促使学生可以深层次地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会,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到雷锋的爱国情怀及高尚品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用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受课文情感,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可以与课文情感实现共鸣,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
        (二)设置合适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多媒体信息技术那丰富的场景,逼真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无不给学生以吸引力。通过欣赏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画面,引领学生去捕捉那繁多且复杂的情感,让学生能较为直接地感受到,理解起来更加方便和容易。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倾诉对象去感受每个学生内心真挚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深入感知,积极参与,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且教师是学生的学习者,模范者,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情感引发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先明确自己的情感取向,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进行转移,利用课本内容巧妙地过渡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进入情境、情感诱导、自我动情、分析情感,最终达到情感共鸣,也就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移情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组织化教学策略,便于学生消化了解,也能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因为学生旅游经验不足,学生无法感受我国自然风景的奇特、美丽,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旅游经验,运用自己的见解和感知向学生讲解,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传递,促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共鸣。当学生接收到自己的情感时,教师借此直接过渡到课本内容之中,将掩藏在课本深处的情感分级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伟大。另外,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可以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向学生传递课文中的不同情感态度,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有利的行动和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可以将蕴含在课文中的情感变得生活化,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言语感受到浓厚的情感,提高自身语言理解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丰富情感、加强道德情操的主要培养方式。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在教学中着重强化小学生的情感,应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与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情感教育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学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38):229.
[2]王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8):200-201.
[3]马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