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法打造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石继伟
[导读] 在传统数学课上,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消化,看似学习了大量知识,但是真正内化成自身认知和技能的却很少,而且一些学生因此产生倦怠心理,甚至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重庆市涪陵第八中学校   石继伟   408000

摘要:在传统数学课上,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消化,看似学习了大量知识,但是真正内化成自身认知和技能的却很少,而且一些学生因此产生倦怠心理,甚至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新课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呼吁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正参与。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问题导学法打造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互动课堂;思考路径
        引言:数学是当前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解决当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问题导学法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发展和创新。
        一、问题导学法的内涵及意义
        问题是开启思维世界的大门,是进行学习探索的起点与关键所在。问题导学法指的是通过向学生提出合理问题的方式促使其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引导其在实际探究与实践当中使此类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法具有规划性、引导性以及情境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其旨在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这一教学方法加强研究与分析并善加应用,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合理选取,所提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贴合,而且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需求,让其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显而易见,在应用此种教学方法时,问题的选取以及问题串的设计都是极为重要的,必须要认真对待。可想而知,教师所设置的课堂问题如果能给做到趣味性的情境、明确的探究目的,那么课堂效率将会呈现出举一反三的效果;相反,若是问题或问题串设计存在不当或不衔接之处,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所产生的课堂效率便会受到影响。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各学科知识内容进一步深化的时期,也是小学知识入门与高中深入学习的连接过渡期。因此一些学科的知识内容逐渐有了一些难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了阻碍,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数学学科就是如此。


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一方面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存在畏难和逃避的心理,在课堂上也存在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积极的问题,以至于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所采用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并且导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无效利用,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的收获有所降低,因此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好,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基于这些问题,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同时也是教师当前的核心教学任务之一。
        三、基于问题导学法打造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路径
        (一)利用问题加强互动,促进师生互动
        在传统数学课上,教师对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的讲解以“灌输”居多,学生在未参与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便能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换言之,很多学生虽然认识、记住教科书上的公式、概念等,但是在做数学题或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尤其在分析一些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不知道如何着手。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真正参与知识建构,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即不了解知识的真正内涵,所以很难做到灵活运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教师应运用问题导学法,用提问的方式代替灌输,解放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大脑,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构建,对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习是一棵小树苗,只有好好培育它,才会结出灿烂的果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注意总结先进的数学教育经验。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推崇的教育准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问题设计,尽量优化教法,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自己创设问题,还要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育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上的运用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效果显著,教师应认识到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并深入挖掘其价值,将“问题”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用问题引领学生参与知识建构,使学生成为数学课上真正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王远周.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9):109.
[2]胡小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10-11.
[3]李图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09-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