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
43018119830115****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发挥良好效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助力提升作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应用此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开裂和渗漏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建筑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全面保证建筑安全可靠,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控效果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1.1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在建筑中,地基沉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就是地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地基形成合理加固,最后,在使用一段时期导致应力下降,房屋就会呈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轻则导致建筑物倾斜,重则会造成墙体结构裂缝,房屋的安全得不到保证。为了有效解决好沉降的问题,就需要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保证建筑的稳定,保证结构不变形,改善受力不均现象。也就是说,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建设全部完成以后,再通过后期的施工,对各个单体的建筑进行连接,保证各个单体房屋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平衡建筑物地基压力,解决房屋建筑物空隙,这样,就能够减少沉降,使房屋更加稳定安全。
1.2后浇带施工技术解决了房屋变形的问题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面进行设计,保证各个结构间的平衡,避免出现建筑物的变形,为了全面解决好这个问题,则需要进行后浇带施工。进行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就会使用后浇带做法,这样,通过混凝土的作用,能够较短时间内完成约束应力释放的作用,通过后浇带施工保证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有效减少应力对建筑的影响,避免了房屋受地形、气候影响产生的变形问题。
1.3后浇带技术保证房屋更加美观
房屋建筑建成后,各建筑物之间会出现裂缝,为了保证不渗水,就需要对各部分裂缝进行修复,使用后浇带技术,就能够对各个部分进行连接,使其形成整体结构,这样,建筑物就会更加完美,技术人员需要在设计前对房间基础结构进行计算,通过有效强度校对,计算出准确应力,通过合适的抵抗应力手段,对各部分进行修复,保证了房屋的整体性、美观性。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
2.1杂物清理难度大
房屋施工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建筑每一层面积较大,各个部分之间也预留了后浇带的区域,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多,现场杂,很难对预留的部分进行提前保护,施工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杂物,这些杂物就会堆放到预留地带,有一些杂物落入不容易清理的地方,要想清理干净,则会很费劲,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彻底清理的,这样,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结构也会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
2.2容易导致梁板上部开裂
建筑的楼层较高,梁板跨度就会加大,这也会导致后浇带无法顺利进行。悬挑状是后浇带断开位置梁板的情况,进行施工时,要固定则非常困难,如果不能进行现场稳固支撑,施工后就会导致梁板上部开裂或后浇带下挠,影响了建筑的安全。
2.3后浇带临时防护施工困难
后浇带施工都是在后期进行的,塔楼封顶、两侧结构单体沉降稳定后,才能对楼体进行后浇带浇筑。为了保证整体工期不受影响,多是采取“先回填基槽,后浇筑后浇带”顺序,而当前的建筑物,均带有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的外墙需要沉降后才能进行后浇施工。而在实际的工程中基层深、土压大,这样,后浇带临时防护就会非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工期。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3.1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使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施工前需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1)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进行剔凿,露出新鲜结合面。(2)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扫和清洗,提高浇筑表面清洁度。(3)涂刷水泥净浆或界面处理剂,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粘接牢靠。充分的施工准备能够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有效防控,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开裂和渗漏情况的发生。
3.2合理把握施工宽度及施工间距
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其保持较为稳定的使用效果,需要对后浇带施工宽度和间距进行合理把控。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管理制度进行施工。
3.3浇筑后期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在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提升,需要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手段对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管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同时利用水压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清洁,将混凝土骨料部分暴露在空气中,提高浇筑质量。除此之外,专业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钢丝网对混凝土杂质进行清理,对于较为粗糙的后浇带,可以通过高压水枪冲洗的方式清洗进行清洗。
3.4合理计算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缝隙宽度
后浇带宽度测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全面考虑,才能保证宽度的适中,全面解决好建筑的裂缝、变形等问题。那么,进行宽度计算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后浇带技术留的缝隙能不能破坏整座建筑强度,确保质量与安全。在整体工程设计基础上,要对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前做好后浇带设置,对各部位的位置做好测算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对于一般建筑而言,缝隙宽度是800~1000mm。找到主要受力点,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缝隙进行合理预留,随时留意预留缝隙是否发生变化,避免建筑结构功能破坏,影响建筑整体安全与质量。
3.5注意对后浇带预留位置间距计算
建筑施工必须保证各道工序合理科学,才能实现稳定建设,维护建筑质量。建筑施工顺序主要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根据图纸的施工设计进行技术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变更,增加了技术施工难度,原有建筑建设顺序也不能保证。而后浇带设置则无法随意改变,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进行实际施工时就需要保证原来的位置不出现变动,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建设过程中受力不均的问题。后浇带技术设置间距为30~40m,这样才能保证发挥好后浇带施工技术作用。
3.6严格按照模板设置流程处理
混凝土施工是主要的环节,决定了后浇筑工程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稳定,则需要进行后浇带技术缝隙空间处理,通过提前预留的方式,保证各部分能够按照顺序进行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熟悉图纸设计思路,以设计图纸要求做好组织建设,需要预留缝隙空间的部位进行钢丝网模板搭建,严格模板流程,使后浇带技术能够发挥较好的功效作用。
3.7后浇带设置完成后的保护工作
后浇带施工需要全面保证细致,初凝后应清理缝隙杂物,保证各部分美观,避免出现后期鼓包的情况,给后期处理带来难度。要对缝隙间水泥凝固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发挥应有的作用。后浇带整体施工结束以后,需要对各部分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对预留缝隙修补弥合,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保证修补效果,确保材料能够紧密和周围混凝土连接到一起。最后,再对后浇带修补的部分做好遮盖,良好地保护能够提高后浇带结构强度。
4结论
总之,相关建筑单位需要加大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探索力度,并积极应用和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新方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瑞跃.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6):90-90.
[2]严加凤.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3).
[3]高如霞.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61-162.
[4]陈大健,朱后伟.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J].建筑与装饰,2019(1):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