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省市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城市道路建设得到空间的发展,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地基不稳或者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很大的隐患,为道路建设埋下危险性因素。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如何应对,是很多道路建设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市政道路建设进行分析,并对软土施工处理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软土地基
在道路建设中,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是十分关键的,其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软土地基的处理应该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特殊,加上城市化建设的加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软土地基,而在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应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能够符合质量标准,从而巩固建设基础。
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包括杂填土、冲填土、淤泥质土等,这些土质的特点是不具较高的牢固性,且具有一定流质性,稳固性差,软土的形成是承载力差、含水量较高的淤泥和沉淀物等形成的。例如淤泥、泥炭等都可称为软土,而像沼泽、湖泊、沟壑等都是产生软土地基的环境。与其他地基相比,软土地基压缩性较低,土质强度弱,容易出现较大的空隙。通常,软土的含水量高达30-60%之间,空隙高于1.0,压缩系数在0.5- 1.0MPA之间[1]。因此,道路建设遇到软土地基的时候必须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加固,保证地基的强度和刚度,以此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以免出现负摩擦力,影响到道路的使用。
2.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措施
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常相关部门会采用换土填埋、夯实地基、压紧挤密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达到加固的效果,满足工程项目的同时,也确保地基特性符合工程要求[2]。常见加固软土地基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2.1表面处理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借助表层排水和添加砂石等方式,结合不同情况,选择差异化处理,从而保证软土地基符合预期,优化建设质量。(一)表层排水。表层排水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排水措施使得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流失,从而起到加固地基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需要施工人员在填土工作前,对固定厚度的地基进行埋置沟槽,以方便水分排出,一般在埋置排水管的时候会将厚度设置在0.5m-1m之间,确保水分能够有效排出,降低道路工程中地基的含水量。尤其是在挖掘工作前,施工部门需要了解土地特质,确保该操作的可行性,并提高排水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排水工作完成后,需要采用透水性好是砂石进行回填[3]。(二)添加砂石,要保持地基的稳固,除了要做好排水工作外,还需要在软土层面添加砂石层,进一步加固地基,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使其符合预期标准。在添加砂石层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采用大型机械设备,首先挖出软土组织,确保能够应用较好的砂石进行更换,提高地基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三)抛石清淤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常年低洼路段进行排水施工处理,需要借助抛石清淤的方式,在施工中,控制砂石的基本参数,将其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如果直径没有达到要求需要尽量控制含量,将其控制在总量的20%以内,借助抛石片的方式清理淤泥,并采用压力机完成后续工序,优化碾压水平。
2.2深层处理法
为了有效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技术部门有时也会采用深层处理方式,以此提高道路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有必要使用灌浆方法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是在软土基础集中式灌浆,软土地基的基础上采用使用时水泥,以确保浆料处理效果达到预期标准。此外,在连续灌浆渗透和填充操作之后,需要科学完成压实操作,以避免塑形好的地基发生变形,确保地基保持弹性并提高地基的密度,使其形成复合地基。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粉末喷射桩进行加固。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基础建设时,需要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以保持整个工程建设参数复合预期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粉喷桩材料进行检验和核对,保证水泥材料复合质量要求,建设结块变质问题的出现[4]。避免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的水泥材料,并减少一定程度凝聚和劣化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潮湿的外观。此外,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地基的排水固结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缩短排水的实际周期,保证了基本质量。应该注意的是,操作过程必须结合差异化材料,有效地操作差异化处理措施,一般分为砂净水桩和纸张纸张排水桩。前者主要应用于地面已用砂垫预处理的结构。安装排水沟后,可以驱动15米至20米的排水桩治疗,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后者需要使用有效的纸板排水设备,它可以同时连接垂直排水处理工作,以确保在优化引流巩固效果的基础上,合理性在基础压缩中发挥作用。
2.3动态压实处理技术
动态压实方法是采用物理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试压。采取重物从高海拔落下产生压力方式夯实地基,通过重物落下时的惯性产生强压性力量,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压,以此逐渐降低了软土地基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原始软土基础的强度,增强其道路地基的稳固性。起到更好地改善软土整体质量的效果[5]。动态压实方法的能够有效处理软土地基,这种方法设备使用简单,施工方便,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实用性等特点。使用这种方法时,能够充分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固性,实现工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4置换土层处理
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土壤替代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改善软土地基的有效方式,其主要是通过使用一些稳定的土壤取代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从而提高了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替换方法中,人工替代和强制替代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使用粗糙的土壤替代软土地基,提高地面整体承载力。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质量要求。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使用装载工具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压实,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道路建设的时候,建设需要积极整合技术结构,要在完善沉降处理基础上,采用有效方式改善软土土质,提高施工的有效性,保证工程项目符合预期效果,减少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郎永鑫, 李贵萍. 探析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 新商务周刊, 2017, 000(007):113.
[2]袁庆文, 何延峰, 陈华栋,等. 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29):51-52.
[3]王先乾, 黄付.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00(006):571-571.
[4]张栋.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及其加固探究[J]. 消费导刊, 2020, 000(002):137.
[5]周家波.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0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