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闫胜川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闫胜川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规模与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对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降低影响,新的施工工艺-装配式建筑施工应运而生了。
        山东中慧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规模与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对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降低影响,新的施工工艺-装配式建筑施工应运而生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人力和财力,同时也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等特点;只有不断加强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的应用才能将整个工程的质量大幅度提升,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运用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所占的比例较大,为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开始逐步加强建筑工艺的发展,让各种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展开。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建筑工程影响环境等情况进行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让建筑施工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形式和传统的施工形式存在差异,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升级,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和装配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进行协同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形式将预先生产的混凝土建筑构件提前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和阳台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现场拼装。通过低于预留的插筋和孔洞匹配之后,结合灌浆浇筑,进而完成对构件的安装。装配式施工形式工艺比较简单,整体工期短,施工的成本低,对环境不良影响少,在当前具体施工中得到推广和实施。由于装配式建筑形式比较特殊,必须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适当对当前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保证施工方、建设方等积极参与进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从管理体系上保证装配式施工的质量。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下:(1)能够将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在施工前期,主要采取的是工厂生产模式,施工企业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配件上。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将原有的纯人工的施工方式所代替,这样不仅将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失误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还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主要是将工程所需配件在工厂中生产完成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由相关的施工人员将所有配件,以拼积木的方式将所有配件安装完成。施工企业需要保证生产配件的工厂在生产配件期间,所有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所有环节都能做到准确无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生产工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其充分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行业实现全面发展。(3)提高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工程中不断被广泛应用,在工程中出现湿作业操作的情况急剧减少,明显提升生产效率,这种建筑施工方式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节省了25%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强化管理工作效率。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预制装配式窗体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预制窗体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了让建筑质量提高,一定要密切关注预制窗体的施工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的控制,尤其需要注意在窗体中预留螺母,提高施工质量,保证窗体和墙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与此同时,需要依照施工图纸要求,控制窗体和作业面的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对窗体构件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墙板连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与墙体的螺栓相对应,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结合,及时依照施工条件来调整窗体方向,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与抗震能力等,必须保证各部件之间连接处的稳固性。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格,对连接处的螺丝进行安装与拼接,以保证预制构件连接处之间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安装预制构件过程中,需要注意在下层板内预留插入钢筋的地方,并将其逐渐深入插进,与预设的螺栓孔结合。施工人员事先将泥浆灌入螺栓孔中,然后,再用相符合的螺栓加以紧固,形成一个整体。此外,还要确定重心位置,在此处设置剪力墙连接螺栓,突显剪力墙的稳定性,有利于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3.3在预制构件吊装中的应用
        3.3.1建立科学的装配式施工分析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工作得到顺利进行,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在对施工工作执行前,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分析制度,同时还要对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情况作出详细说明,充分履行相应职责。此外,还要和具体的吊装构建数量以及编号相互结合到一起,根据其实际要求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如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则管理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认知程度,明确自身的职责,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施工整体效率,同时也可为后续施工顺利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提高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3.3.2分析塔式起重机起重装置的辅助对策
        由于预制构件的体积相对较大,对于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装置附属措施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实际加工前,要明确附属杆件及结构连接的方位,积极开展施工技术交底操作,此时,螺栓应能合理预埋到适当的位置上,不断提高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充分借助于水平方向的转动操作情况,使其可让结构物得到充分连接,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塔式起重机保持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使其操作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
        3.4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在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建设需求对安装位置和标高进行调整,避免造成叠合板的浪费。如该工程在实际建设中选择吊装方式,每隔1.5米设置一个临时独立支撑,安装完成后再次微调叠合板的高度,以点焊对水平方向固定,防止产生位移。下独立支架无需设置排架搭设,独立支架仅用于支撑。叠合板放置在梁或墙板的每侧15mm处,放置叠合板支撑时,独立支撑距墙边不大于50cm,支撑距离不大于2m,梁板底部支撑宜根据3层楼面的数量配置独立支撑。现场没有8m以上跨度的板,最大跨度为3.75米,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以拆除独立支撑。
        结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既节能又美观,不单单符合设计的要求,而且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种新兴技术,逐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广泛的在建筑业当中应用。合理地对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减少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让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重视加强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鼓励新型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冲,薛守斌,王伟.我国建筑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8(6):605-608.
        [2]赵启良.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3):6-9.
        [3]江晖.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BIM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160.
        [14]王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及控制的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