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防治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阿衣夏木古力.吾守尔1 艾合买提•哈里克2
[导读] 摘要: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工作。
        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站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根据相关数据,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降低了国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水平是当下农业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1不合理使用农药
        第一,近年来,虽然推广了无公害防控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但是应用面积从推广范围来看,使用的地区相对较少,大部分地区还是采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对病虫害防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若长期使用大量的农药或同种农药,会严重破坏农田的生态环境,增加病虫害的耐药性和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第二,在使用农药时,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药剂量,也是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由于磷肥的过量使用,使水中的植物迅速增长,急剧减少了水中的氧气,净化水质的生物出现死亡情况,严重破坏了水系统平衡。由于灌溉到农田里的水质质量较差,不但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而且为病虫害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
        1.2防治手段较为落后
        农业防治与地理环境紧紧相连,从事于农业生产的人民,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防治病虫害的水平较低,缺乏科学有效地防治手段,以至于无法全面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植较为分散,加之部分农户自己选择农药,导致无法统一防治病虫害,还是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防治方式,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防治手段过于单一,因此当病虫害出现后,只会单一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
        2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1预防为主,使用低污染药剂
        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当发病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治标准时,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田间的病虫害,而不宜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控,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农药、灭幼脲、阿维菌素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特殊的病虫害,可以使用高效氯氰菊酯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而且还会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适合大面积的推广。
        2.2加强病虫害防治
        2.2.1病虫害防治管理。
        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病虫害发病特点的监测研究力度。第二,农业部门需要提前储备病虫害防治药物,尤其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为日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做好防治准备,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降低传播速度,减少传播范围,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三,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加快对病虫害防治的研究速度,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与适应能力,综合提高管理质量。第四,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教学推广力度,为农户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其思想认知,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第五,需要加大对病虫害预防技术的推广力度,在注重理论讲解的同时,还需要让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使其重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积极配合预防,熟练使用新技术,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充分发挥新技术的积极作用。
        2.2.2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的主要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器械防治与物理因素进行防治,适用于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而不会产生农药残留的情况,具有环保、安全的优势。在预防时,需要考虑病虫害的种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种植环境等。例如,当防治土壤病虫害时,需要使用土壤消毒的方式,从而有效杀灭病害虫。当防治飞虫类病虫害时,可以设置防虫网,通过味诱、光诱、色诱等方式进行防治。

此外,需要筛选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与健康种子的重量相比,病虫害的种子重量相对较轻,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产生病虫害。
        2.2.3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具有环保性,值得大面积推广,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病虫害的天敌,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进行防治,因此,农业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地创新,研究有效的生物制剂。例如,害虫的天敌包括草蛉、七星瓢虫、等昆虫,以及鸡、鸭等禽类、蛙类、鸟类,将害虫作为主要食物,因此可以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护正常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2.2.4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较为传统的防治方法,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不受季节与地区的限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用药,选择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机,以及对害虫天敌影响较小的农药,需要严格遵守药物的注意事项,控制用药次数与面积,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基础上,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护当地的环境。
        2.2.5农业防治。
        第一,需要采用间作或轮作的栽培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不宜在同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相同的农作物,避免土壤出现使用过度的情况。例如,在同一块土地上,在种植过油菜后,可以改种小麦或豌豆等,而在种植过大豆后,可以改种高粱或玉米。通过合理搭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实现田间的精细化管理。第二,对农作物进行深耕种植,可以促进其根系发育,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消灭病原生物和害虫,损坏蛰伏害虫的巢穴,达到消灭土壤致病菌的作用。第三,由于农作物在药物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将会成为病虫害的避难所与栖息场所,因此,需要及时清理、修剪杂草落叶,将其集中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以彻底清除次年病虫害的来源。第四,需要施腐熟肥料,不适宜使用未腐熟肥料,防止存留病虫害虫卵或有害病菌,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与恢复能力。
        3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1农药问题和肥料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农业农村部门需要建立农药市场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规范与整治,抽查农药的成分,严禁不符合要求的农药出售。第二,相关部门需要对新农药研发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研制出绿色农药,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第三,建立病虫害监测网,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并且按照相应的区域进行划分,建立虫害监测预报站,全面监控种植区域,实时监测病虫害。第四,根据不同种类的病虫害,研发相应的农药,向农户普及病虫害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地控制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滥用、乱用的现象。第五,加强对肥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肥料加工厂,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停业整顿或处罚,从本质上控制肥料的生产。
        3.2管理体系的整改方案
        首先,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现代化的病虫防控系统,并且配备专业化的团队,不但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形成完整的病虫害控制体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作物的质量与安全,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其次,需要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通过广播、电脑、电视等多种宣传途径,为农户普及相应的防治知识,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在线下开展相关的农业植保讲座,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需要建立技术培训系统,引进农业技术人员,可以与有关农业院校达成合作意识,完成人才的输送,让更多人员掌握病虫害预防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为国家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生机。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防治措施中,农户需要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建立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向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强英琴.探究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39(4):10-11.
        [2]井慧玲.作物育苗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758(2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