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电气工程对自动化控制有着相当严格的设计要求。为了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需要对传统的自动化系统设计进行改良升级,利用智能化技术来完成电气工程自动化创新。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中的优势,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如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化设计,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的自动化。通过对电气工程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运用
引言
电气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电气、电子系统生产制造相关学科的总和,随着电力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电气工程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将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等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及电力电子设备的自动化监管、控制,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推动了电气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逐步朝着智能化、节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电气工程发展的要求。
1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
1.1有效控制误差率
电子自动化控制依托人为指令快速实现电力控制,以实现不同设备组建的运转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自动化控制体系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原有控制功能的升级,构建起完善的控制体系。具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误差率显著降低。在传统的控制体系下,控制指令以及关键控制动作往往依赖人工完成,这种控制特点无形之中降低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导致控制误差的发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则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控制活动的干预,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可对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分析、评估,全面掌握相关动态。对于控制环节产生的数据,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数据的分析、比对工作,以此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从根本上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2减少成本支出
为了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电气工程在规划、构建过程中建立的电气工程体系较复杂。这种复杂的技术构成,无疑对于后续设备自动化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妨碍作用,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同时由于整个电气工程规模体量较大,在设备故障排查、维护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成本费用较高。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设备的有效升级,借助各种软件程序以及操作系统完成对各个组件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等相关组件,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快速判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运行情况,对于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快速进行识别,进而极大地强化了故障识别、排除能力,在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控制了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成本,为企业成本的管控、利润空间的扩大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2.1无须控制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化电机内部不断完善,但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自动化技术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技术水平,熟悉复杂的动态学方程,否则就不可能准确监测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情况,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足,就会导致操作机器时出现失误、无匹配等情况,降低工作效率,自动化的优势也无法体现出来。
而人工智能和电气自动化的结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无须模型设计这一环节,将受控对象和智能化技术很好地结合到一起,解决了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无法评估与预测的弊端。
2.2无人化操控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器是由人来控制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随时注意机器的运行情况,或者使用其他监控设备来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控制器处于半自动状态。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兴起,人们开始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机器。首先利用计算机的显示功能对机器进行引导,然后利用计算机的数据指令对机器进行控制。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加入给机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计算和储备功能都得到了实现,但也有很多局限性,计算机无法感知机器的危险性,因此这一部分仍然需要人为监控,还是没有摆脱半自动的局面。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控制器进行智能监督,无须人为的监控,智能技术甚至可以做到对自动化控制中的种种变化因素的精准控制,从而确保自动化设备的顺利运行,保证电气工程的稳定。
3优化措施分析
3.1智能化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化设计
在传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计和制作环节,往往因为人工参与度高而出现各种误差,无法保证仪器的精准度,且其中有些工序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无法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电气设备组合错综复杂,一旦某一个环节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生产和生命安全带来损失。企业应重视电气自动化设计工作,设计的控制系统要科学合理。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将为电气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使自动化控制技术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智能化技术在具体设计环节中占有重要的优势地位。要打造出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借助相关软件,将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流程进行简单化处理,并对系统中的细小环节加以控制,避免出现各种技术问题,使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2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的自动化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对系统运作的实时监控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次数,设备一旦发生问题,系统就可以自行监测并及时进行修复,而这些存在故障的数据会第一时间传送至管理员手中,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检修,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大部分电气工程包含仪器设备,这些设备的相互配合运作能否通过实践来完成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智能化技术将设置自动检测功能,能够实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检测,分析运行期间设备状态,一旦检测出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上报异常数据,便于抢修人员及时开系统进行有效的操作。参数设置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会使整个流程更加顺畅清晰。其中一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还会设置人工智能芯片,芯片发挥的作用与参数相近,它可以随时设定系统程序,最大程度地发挥智能芯片对系统的控制。要加大对大量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确保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平稳高效地运行,以推动我国电气产业由传统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3.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流程简化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电子自动化控制流程的简化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的电子自动化控制体系中,由于涉及多个层面管理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做好管控流程简化工作。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原本复杂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简化处理,优化电气控制流程,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化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无疑对我国工业化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实现合理控制成本支出规模,使得电气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变化,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方案,对各类设备组件以及技术流程做出灵活调控,达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工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结合成为一种主流,因而对于技术应用策略的探讨、总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晓寒.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网科技,2018(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