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具体影响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0期   作者:常馨 房以州
[导读] 水稻作为重要的基础粮食产业结构构成,
        常馨  房以州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社会事业局  222200  
        摘要:水稻作为重要的基础粮食产业结构构成,其基础产量直接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不仅是农业发展有利支撑,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所以从根本上做好水稻高产势在必行,此时进一步进行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研究便成为解决水稻高产栽培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展开探究,并总结出我国现有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核心及其高产种植的有效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高产;影响
        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总体产量不断提升,为我国庞大的粮食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粮食输出保障。但在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因受环境及其余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水稻基础产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能够进一步的解决以上问题,需对现有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有效的解决部分地区水稻产量较低问题,以此确保我国高产水稻生产的全面化发展。
1 水稻栽培技术概况
        目前,我国水稻栽培种植体系相对完善,其基础产量也相对稳定,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国年均水稻产量达到56300万吨,其中可用水稻种植面积为5862 万公顷,其数量之庞大,为确保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在技术应用方面,根据种植区域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所选用的水稻栽培技术也均有着一定的 差异,但就总体而言技术优势明显,能够有效的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水稻种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水稻的基础产量的稳定。水稻栽培最为核心的栽培要素即是水肥管理。首先就水源灌溉方面而言,需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水稻生长实际需要的水源汲取量研究工作,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水稻灌溉。 水稻的基本种类及生长环境也是影响水稻灌溉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需有效的做好水稻排水工作,继而一方面提高水稻的营养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避免了废水对于水稻生长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在肥料的使用阶段,要按土壤的肥沃标准进行施肥,通常需选用多种不同肥料交替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工作,以便于提高肥料的可溶性[1]。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水稻的生长状态,对于生长状态较差的水稻,可适量的增加施肥数量,以此确保水稻栽培的整体性。虽我国水稻种植总体状况良好,但就细节方面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不断的加以完善,以此保障我国粮食使用的安全与稳定。
2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分析
2.1 科学选种
        水稻的选种是水稻栽培高产的首要要素,在选种过程中,首先需充分的考虑实际种植条件,根据其气候因素与生长环境来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目前,我国现有水稻种类较多,由于北方地区水稻生长时间较长,所以在水稻的基本生长特点便与南方水稻有着本质的差异,因而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要进一步考虑到南 北方种植特点及地理环境对水稻的直接影响。其次水稻品种选择前,要对该种植区域的水源供给能力与土壤肥沃程度进行优化分析,以便于更为有效的为水稻种植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通常在排水性较差的区域,应选择种子生长抵抗力较强的水稻进行种植,该选择方式虽确保了水稻基础产量的提升但这对于水稻的生长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排水能力较好的区域,则易选择颗粒饱满及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水稻,这便能够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确保生长质量的稳定。最后在水稻的实际选择中,应做好水稻技术的安排与选择,通过实际可应用的水稻种植技术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以此使科学选种能够更为有效的提升水稻栽培的总体产量。


2.2 科学培育
        水稻培育的核心在于提高种子的预期生长质量,使其具备一定的生长抵抗力,以便于其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所以在科学培育时,需注意进行种子的发芽数据收集,通过试验来获知种子生长发芽的基本信息,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下阶段的培育发芽工作[2]。通常为提高水稻产量,种子基本发芽率应保持在90%以上,若其低于该数率,则难以有效的保证其种植的基本产量。在种子培育的中期阶段,需进行光合吸收晾晒工作,以便于种子能够更快的适应现有种植环境,以此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种子培育过程中需注意的种子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继而一方面避免因杂质的存在而对种子的生长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也有效的在种子培育阶段遏制了病菌的侵袭,使种子能够时刻保持茁壮的健康生长。
2.3 田间管理和培养
        田间管理的培养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涉及范围也相对较广,需分为多个阶段方能够有效的开展田间管理培养工作。在田间管理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即是田间管理技术选用问题,通常需根据实际的种植环境需要进行选择,但要在种子种植时,做好土壤湿度及含氧量控制,以便于种子生长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及汲取。同时要注重杂草去除及病虫害防治问题的研究,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药物防治等多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的方式,来对水稻的生长形成一层有利的保护,从而使水稻能够长期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提高自身虫害抵抗力。在杂草的去除方面,要制定定期的除草规划,并做好除燥应用技术研究,以此有效解决除草难度过大问题。第二即在水稻施肥方面,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施肥方案,根据水稻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工作,以便使肥料能够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种子的生长必须做到定期检查,继而随时对种子肥料的选用做出 优化与调整。第三即是种子生长的灌溉方面,要重视灌溉排水与吸收问题,进而确保种子灌溉的有效性。种子灌溉要做好用水量的基本控制,并保证水源质量,在种子的每一生长阶段均要做好水源灌溉规划,从而使相关技术人员 能够更好的执行田间管理及培养工作。
2.4 病虫灾害防治
        最普遍的方式是使用防虫药剂,对水稻进行喷洒,起预防病虫害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病害,例如防菌剂、叶枯病等,使用不同的防虫药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剂对水稻的影响,确保农药低毒高效。另外,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要注意更换农药以发挥有效药性。除了使用药剂以外,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建立病 虫害的监测预报点或是利用那些害虫的天敌。
2.5 灌溉管理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要注意水量的不同,不能一味灌溉多量的水。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随时注意除草,时刻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除去多余的杂草,以免杂草抢走水稻的养分,不利水稻健康成长[3]。
3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具体影响
        粮食问题不只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更是全世界一直都存在的问题。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大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7%,也是仅此于印度的第二大水稻生产国家。探究水稻培育新技术,不仅能够使我国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还能为全世界的水稻生产做出巨大贡献,有效缓解全球人民的生存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探究培育水稻的技术,以此来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产的水稻。研究水稻培育技术对发展水稻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水稻单产量的同时,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水稻,才能满足社会和群众的需求。
4 结语
        我国现有水稻栽培技术较多,其所适用的水稻种植条件与要求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如何有效的选择适宜的水稻栽培技术便成为提高水稻基本产量的有效方法,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在下阶段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要将环境问题、技术问题及栽培条件问题等充分的考 虑到水稻栽培的过程中来,以便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稻种植的规模化与高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等.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38(2): 32-37.
[2]曾小平. 基于水稻超高产栽培方法技术分析[J]. 大科技, 2016, (30): 206-207.
[3] 游侠. 澜沧县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思考[J]. 云南农业, 2017, (1): 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