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苏州嘉业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 我国目前零售银行业务总量小、产品单一且同质化、渠道不畅的状况,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宏观经济调控的不断加大,对银行业传统的利润来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短期融资券、货币市场基金等的发行产生脱媒效应,迫使银行业加速零售业务、中间业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
一、面对新形势转变经营理念
1、树立随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转移的观念
从前面文章段落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流动性过剩现象使银行储蓄作为零售业务重点产品受到冲击,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人和机构理财的需求改变着市场的金融结构。面对形势和市场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紧随市场的变化,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制定新的经营战略。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加强对经济市场形势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业务上的战略转移。
2、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木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但真正树立起时时处处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的理念还不够,并残存着一些“皇帝女儿不愁嫁”以及银行管理而非服务的思想余毒。国外的银行为了在市场上生存得更好,强调“注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在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同时,进行了银行再造,完全从客户需求出发,重组了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真正树立起“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这就要从市场中看客户的变化,例如不但要维扩,好企业客户,更应看到零售客户的发展,哪里有客户就应向哪里发展,关注顾客资源,实现“客户导向战略”。
二、扩大规模找准定位
1、扩大零售业务规模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总量过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资产的高速膨胀,各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加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将越来越窄,必须要转变盈利模式,积极应对经济及市场的变化,逐步改变传统批发业务总量过大,零售业务占比过小的现状,加大个人金融业务规模,特别是理财业务的发展。这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制定零售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及计划指标,开发更多的金融服务领域,在人力物力方面配备更多的力量。例如在技术力量、资金配备、制度健全等方面做好准备,为零售业务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向着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道路发展。
2、找准零售业务的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的发展方面,要扩大业务总量,必然要增加业务品种拓宽业务领域。然而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对国内外零售金融市场形势的清醒分析,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零售业务转型的重要内容。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为所有的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不要企图进入所有的银行零售业务领域,否则不但解决不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3、提高金融品牌效应
金融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性行业,品牌是市场定位的标志,品牌显现着银行的竞争优势,说到底,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而金融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期不懈的投入。
一流的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率。相比国内其他行业,目前的中国金融业尚未凸现出鲜明的品牌效应。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金融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金融消费市场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加速产品创新拓宽业务渠道和领域
1、加速产品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品种是储蓄存款、住房信贷和消费信用卡,改变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品种单一的局面,必须进行产品创新,这也将是目前最大的收入增长点。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零售业务品种在市场的变化下不断增加,新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致力于金融产品的创新,才能能增强竞争力。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国外产品样品,必须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和顾客需求来进行创新。
2、拓宽业务渠道
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开展方面,是以柜台业务作为渠道的。从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中看,在高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分销渠道对业务处理的能力较强而运行成本低。因此,可以考虑建成一个集人工服务网点、自助银行、ATM、POS、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电视银行等各类现代化分销渠道于一身的多元化的立体分销渠道网络,以便使各类分销渠道的配备数量和服务功能可以基本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四、完善银行零售业务的环境
1、健全银行内部宽松的经营环境
银行的战略转型必须建立一个有利于零售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包括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内部评级制度,以及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零售业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内控机制、人员管理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落实制度,以及零售业务创新、品种开发、评估、营销程序的监理等。在组织机构的设立方面,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重组业务流程、重设业务机构。
2、完善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
发展银行零售业务需要一个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建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比较重视批发业务,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有利于零售业务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金融管理部门虽然也相应的制定了一些法规制度,但还远远不够。金融管理部门应逐步放开对银行产品创新的管制,放开对开拓零售业务的渠道和领域的管制,法律部门尽快建立关于零售业务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创造一个有效发展零售业务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是银行企业之间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完善。企业之间不应是有你没我的竞争对手,而应是分工合作的业务伙伴。分工的基础是企业各自的品牌和优势,在一个大的市场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相同之处,都有各自的特点,必然是从事自己具有特色的零售业务产品,当一个社会业务角色,他们互相合作互相补充,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进行有序的竞争。
结论
综上所述,零售银行业务势必成为当代金融的主导力量,这不仅是消费者需求增长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外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把握住时机,以开拓进取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创新求异的做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信息,借鉴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将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推向前进。这不仅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从法制、信用和经济方面为零售银行业务的开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宏观形势,同时,还需要作为微观主体的商业银行从自身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增强品牌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努力提升整个业务流程的科技含量和电子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迅速成长并壮大,为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