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赵美超 杜少龙 刘安 常骋 岳鹏
[导读]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赵美超  杜少龙 刘安 常骋 岳鹏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制造行业针对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机械加工涉及的内容较广,加之众多的零件数量、较大加工难度等,所以各种主客观因素等都会给加工精度带来影响,因而必须要借助有效方法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的基础要素就是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但具体加工过程,很难为加工精度提供全面保障,因此,机械加工过程应重视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对加工各环节重点关注,确保有效减少零件加工的误差。本文就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引言
        机器的良好运转离不开优良零件的配备,零部件质量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人们以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指标评价机器质量,其中,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加工精度着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为减少零部件加工误差提供方向。
        1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1.1工艺系统受热变形造成误差
        加工零部件时,必然会使得机械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中,而一旦机械设备运行,会有热量产生,如切削及磨削等过程都会有热量产生,此时在工件缺乏足够刚度的情况下,工艺系统某部位就会因受热而有形变问题产生,随之产生误差并最终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加工大型零件的过程中,因热变形而产生的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产生的影响可高达50%,可见热变形误差通常会给零件加工精度带来较大影响。
        1.2机械结构误差
        加工零件所用机械本身的结构会对机械生产出的零件精度造成影响,有些加工器械的机床、刀具、夹具等,在加工零件前本身就存在制造误差,或是因为安装不规范,而出现安装误差,由此所致的误差被称为静误差,其会直接导致生产出的零件与图纸明显不符,使加工精度大打折扣。以刀具、夹具误差为例,机械加工零件所用刀具和夹具的种类众多,不同的刀具种类对零件精度的影响不一,其中镗刀、车刀、刨刀等单刃刀具对零件加工的精度影响不大,但钻头、拉刀、槽铣刀等定尺寸刀具的尺寸与形状会影响零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成型车刀、铣刀的形状精度会影响零件表面几何形状精度。再以机床主轴为例,机床主轴的回转运动精度与刀具和零件的位置精度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主轴回转轴心线固定不变,但由于部件受热力等因素的影响,回转轴心线位置产生变动,进而影响主轴挠度、轴颈圆度等,从而导致回转误差,直接影响零件加工表面几何形状精度。
        1.3热变形
        在加工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切削加工会消耗一定机械功、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或是吸收外部的热量,这些切削热就会使得工件、刀具及机床局部出现明显的升温,并因此而发生形变,即为热变形。热变形会导致工件、刀具的空间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并因此形成了误差。统计数据表明,由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在加工误差中占比达到了40%~70%。热变形除了会引发明显误差,还将降低切削加工效率。随着机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对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失效,由机床自行控制,导致热变形的影响增大,尤其是进行精密、超精密加工时,热变形会造成比较大误差。如今,工艺系统热变形受到了机械加工领域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果能克服这一问题,机械加工精度将显著提高。


        2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
        2.1强化加工温度控制
        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温度会对零件加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相应的操作人员严格控制机械加工过程温度。机械设备具体运行时,其正常运行往往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产生较大影响,零件加工时,一旦机械设备运行速度较高,此时短时间内必然会持续升高温度,为避免温度影响机械加工质量,就需要操作人员围绕冷水降温等措施加以应用,严格把控温度影响。如打磨零件过程,在高速旋转砂轮时,往往会在砂轮和零件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同时也会有热量随之产生,最终逐渐增高温度,而在温度处于过高状态下,零件变形问题就会随之产生,此时对冷水降温法进行科学应用,能够有效避免零件变形问题的产生。此外,在机械加工过程机械设备反复切割零件的情况下,通常都会提高刀具温度,因而会加大零件变形概率,面对此种情况,可对物理降温法加以应用,借此降低刀具温度,将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问题有效避免,逐步提高加工质量。
        2.2有效分析并处理结构误差
        零件生产过程中不可能无误差产生,而且零件精度要求高,制造费成本就会增加,因此一般的机械加工零件是允许存在合理的加工误差的,只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达到要求即可。但是,对于加工机械存在的已经严重影响零件精度的误差,必须予以重视并有效处理。实际工作中,机械安装与运转要严格遵照相关操作标准,避免安装误差,并尽最大可能将工艺系统中的几何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另外,在使用机械系统化生产零件以前,一定要对机械本身的结构状态及各个组件的性能进行系统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机床、刀具、夹具等,要及时换新,以确保机械性能,提高零件精度。
        2.3减少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
        合理控制工艺系统的温度的方法有减少发热、隔离热源,可改善摩擦条件,减少热量产生,或者是利用强制冷却法,使加工设备在吸收热源热量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过高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热变形。合理安排工艺、粗精分开,降低温差,平衡关键件的温度变化,可有效防止弯曲变形。改进机床布局和结构设计需采用热对称结构,科学确定零部件安装基准。开始加工前,先让机床空转以实现热平衡,之后再进行切削。另外,还要控制环境温度:避免车间温度发生变化,如使用门帘、空调等;恒温精度通常不超过±1℃,精密级较高的机床可控制在±0.5℃;一般需要将室温控制在20℃左右,夏季为23℃,冬季为17℃。
        2.4引进现代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数控机床,而工作人员要想对数控机床进行有效科学操纵,必须要以相应的技术能力为支撑,同时基于软件操作及计算机等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各加工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此时一旦发现误差问题,能够以检测到的误差方向及程度等为依据,建立误差微量位移,借此对机械加工误差进行有效弥补,提高加工精度[8]。应用数控机床能有效控制加工误差问题,同时也能显著提升机械加工精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数空机床同样有缺陷问题存在,即补偿装置惯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控机床运行,导致落后或停滞的补偿现象随之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加工过程,需要相关企业充分明确零件加工标准要求,基于加工流程的合理规划,对先进和相适应的加工工艺流程加以科学应用,同时还应该全面考量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把预防及优化改进工作做好,有效减少加工环节的误差,为加工精度及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生产质量等提供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啸峰.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36-37.
        [2]夏永清.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4):109-110.
        [3]李嵘.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12-13.
        [4]孙杨锋,刘荣伟,侯和龙,等.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0):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