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场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30期   作者: 张先平
[导读] BIM技术信息管理,它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
        张先平
        身份证号码:14212419710405****
        摘要:BIM技术信息管理,它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应的专业间的及时沟通,从而避免了因为认识不清或不直观印象导致的错误,确保相应的绘制信息准确性[1],采用BIM技术,可以提前解决施工场布中的一些问题,并实现资源优化和节能减排,提高项目场地综合管理的能力。本文基于BIM技术在施工场布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BIM技术;共享平台;施工场布;节能减排
引言
        BIM技术是一种协调性、可视性、模拟性、优化性良好的技术,能够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发挥直观展示及功能优化作用。该技术依靠大量准确无误的数字信息(包含设计人员意图、设计规范标准以及现场前期场地信息),综合应用BIM技术实现现场布置在施工场地管理中效果十分显著。BIM技术依靠数据收集、场景模拟,施工各阶段模拟,从而实现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模拟展示,凭借着可视化功能,立体直观地呈现实,从而提前发现问题,提前优化设计。BIM技术协调性优势突出,完成了对建筑物的模拟展示与优化。
1传统施工现场问题  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1隐患较多
1.1.1安全隐患
        土建作业属于动态作业,施工现场变化较大,危险源不固定,并且由于再施工过程中,因为部分作业人员甚至是管理者缺少安全意识,没有形成安全思想,严重威胁了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部分管理者与施工工人心存侥幸,应用不够成熟的施工技术以及欠缺的安全指导,不严格的监督、不合理的现场勘查,工人的违规操作都会为工程后续埋下安全隐患。
1.1.2质量隐患
        土建工程会用到许多的生产物料,有着非常多的生产工序。正因如此很多时候才做不到全盘检查。平时用到的抽检方式做不到确保所有产品质量达标。偶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影响着工程品质和安全。
1.2综合管理难度大
        土建工程体系本身十分庞大,阶段性投入的劳动力非常多,管理难度大。施工单位往往很难全面、有效控制现场。施工中,无法有效监督每一名工作人员行为和操作。工人安全得不到百分百保证。
        针对于传统建造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采用一种新技术来实现管理、技术层面的突破。目前在国外,应用较为成熟的是BIM技术。BIM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模型,它将计算机信息与建筑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设置特定参数,构建与实体建筑标准高度一致的可视化建筑模型。通过对该建筑模型的控制与管理,可直观形象地了解建筑工程各项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改进建筑施工管理细节,形成最具可行性与实践性的管理方案,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在BIM技术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通过对BIM技术的不断学习、应用和融合,在土施工现场布置方面实现了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突破。


2 BIM技术在施工场布中的应用
2.1 建立三维立体模型(1:1模型)
        基于BIM技术能够将图纸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的特点,应用此种技术来开展对应的土建项目施工现场布置,能够借助对现场布置内容的集成与分析,从而基于三维立体模型的应用,构建起最符合施工项目需求的信息化建筑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三维模型的呈现,使相关管理与设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建设施工状况以及需求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的设计,并对其是否符合施工的需求进行判断,从而进行优化与改进,使土建施工现场布置的效率与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2]。并且,施工负责人也能够基于BIM技术所呈现的三维立体模型,来对施工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与调整,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因现场布置的问题,阻碍工程进度,同时最大限度的为现场布置工作提供安全性保障,使其对施工设计标准的监督更加便捷。
2.2场布优化
        在BIM模型根据临建草图或者初版图纸建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所建的模型进行漫游观察以及全方位立体检查[3],并进行后期各阶段施工工况模拟,在利用以往施工积累数据或者结合施工技术人员的以往经验,综合判断场地布置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综合各专业人员提出的意见,对BIM模型进行调整,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模型满足所有人的意见。另外,采用BIM模型,可以供场地布置技术人员提前综合考虑永临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应用临建过程中形成的资源,如道路、硬化场地、绿化、管网等,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2.3利用数据库优化模型
        在应用BIM技术时,需要设计者能够基于对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各项具体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构建起对应的现场布置信息大数据库,并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设的需求,从现场布置信息大数据库中提取出建设结构使用安全等数据[4],进行汇总与分析,使施工人员能够基于BIM所提供的数据,来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实现对相关参数的优化,从而令其精准度获得提升,并使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各个环节的展开更加标准化、体系化,为工程项目的有序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
3 研究展望
        BIM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正受到建筑行业人士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正在开展的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这需要政府来引导行业的BIM应用,提高BIM应用效果,并为推动中国的建设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调节BIM应用的行为。基于Revit软件平台构建项目建筑、结构及MEP专业的BIM模型实现集成应用,便于专业人员对模型构件实施编辑、修改和补充等操作,实现模型“一处修改,多处更新”的联动管理,提高了建模的效率和质量[5]。随着在基础设施建设BIM项目的经验积累及软件不断完善,BIM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
        诚然,受制于数据不完善、管理理念及技能等方面因素,BIM技术目前应用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甚至有观点人为BIM    技术仅仅是一种噱头,费时费力却没有解决问题。但是,作为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应用BIM技术平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成效,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并且应能够看到BIM技术所带来的创新。相信,在BIM技术应用不断成熟,数据库不断完善,工程日益复杂的未来,BIM技术一定能够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马筠强. 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置优化研究[D].
[2]王雪青, 张康照, 谢银. 基于BIM实时施工模型的4D模拟[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张俊强. 基于智能视觉和BIM的建筑装配过程的高精度控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10):66-68.
[4]路希鑫, 张首锋, 杨圆圆,等. 一种BIM+VR的施工现场布置方法, 2020.
[5]安冬, 张玉洁. 基于BIM技术的某高校新校区施工场地布置优化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No.568(09):239-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