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力
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5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和信息化发展,很多行业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铁路运输就是其中一种,即依靠科技发展进行革新的行业,在过去,火车启动以烧煤为主,而线路也是单线较多,而站台和列车之间,站台和站台之间的联系单一并且较少,通常以电话的形式联系。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加入,火车也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出现了全新的指挥调度系统,完善了火车的运行路线和运行计划,而研究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将会给我国铁路运输和调度提供改革参考。
关键词: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探索和分析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铁路调度部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保证铁路的运输安全上,提高铁路的运输质量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提高铁路运输调度的指挥能力,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要求,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调度指挥工作的重视度;要增强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加强班组建设;要建立合理规范的调度指挥命令,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设置目的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列车安全性,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应运而生。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引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指挥系统对列车进路的控制率,满足了现代运输市场的要求。现代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能够对列车进行实时监控,观察列车运行状况和运行参数,通过对列车运行参数的监控比较,可以发现列车运行中潜在的风险,提前采取解决措施,在列车故障或者发生事故时,可以及时做出响应以便于工作人员做出正确的指挥。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监控控制方法,转变为全网络控制方式,利用网络的快捷便利,减少了列车反应时间,缩短了数据交互和列车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实现了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列车运输效率,保证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二、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工作原理
1.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结构细化。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结构,将整个指挥系统细化为进路控制域,调度指挥域和列车控制域,每一个功能域相互关联,但是不影响彼此工作。其中调度指挥域能够实时监控整个列车的运行状况,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数据信息,控制中心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对调度指挥域下达指示,调度指挥域根据指示控制列车行进进路,除此之外调度指挥域还控制整个列车的维修管理工作,在列车出现故障时,启动列车维修检测系统。在客运专线中采用调度集中系统后,可将调度指挥域与进路控制域整合成一个域,进路控制系统可以对调度计划调整做出及时响应,从而大大改善了系统性能。客运专线调度及行车控制架构采用调度集中系统后,行车指挥过程中的列车进路控制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上述结构并非最佳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客运专线的站间距离较长,只有实现列车在区间运行的实时调整,才能充分利用列车在区间运行的附加时分,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及时调整,形成高度集成的客运专线调度及行车控制架构。
2.列车行进集中式控制方法。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主要采用了集中式控制方法,将行车指挥,车辆管理和安全控制集合在一起,采用全网络化的科学控制方式,实行一体化操作。全网络化的集中控制方式,可以准确有效的计算出客流量,并且自动整合记录数据,根据以往的数据对每天的客流量进行预算操作。全网络集中式控制方法的应用,加强了对列车的控制管理,列车按照运行图有计划的行进,通过对列车的实时监控,可以根据运输需求和列车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运营调整,让列车安全有秩序的运行,保证列车能够准点到站和准点发车。列车集中式控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有序性,提升了列车的运行效果,满足了乘客和运输市场的要求。
三、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结构
1.调度部门和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本文列举的我国现代铁路运输和调度指挥要求,铁路调度组织设计构架可以参考下图1:其中铁道部可以分为铁道部和铁道调度中心,前者只是管理调度信息,下达调度指令。后者是协调铁道部对其他调度机构的管理关系,同时监督调度机构的管理情况。运行关系流程是:铁道部调度中心传达铁道部的调度指令,规划全程运输方案和流程运输图,分配运输工作并负责铁路运输重要事故的善后处理,同时监督下属机构的工作情况;区域调度中心收到相关调度指令,进行方案流程设计,并完成实施运输图的汇总,完成区域运输计划建立,控制和调整列车运行情况,对于一些运行异常状况进行解决,并对运输出现的事故进行抢救和援助,统计列车各项运输指标并上报;基层站段调度则按照调度命令进行调度指挥、动车停开、动车维修和旅客乘车的协调管理,完成运输计划。
2.区域调度的方案
区域调度中心是根据调度计划采取相应的调度措施的指挥机构,区域调度中心管辖的地区大小不同,采取的管辖方案也不同,目前我国区域调度中心管辖方式有以下两种:干线模式,即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都归属同一个区域调度中心进行管理,所有干线的铁路都是按照行车图行车,并且不计算在各个铁路局之间的交接车辆限制中,而对于区域的界限划分也没有实际的意义。这种管理方案统一调度全线客运,方便管理,同时在出现问题时调度部门能够快速反应,从而有效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枢纽模式,即对高速铁路运输的影响主要有各个枢纽和路过站,而这些地方也是跨线运输的首选,有时一个车站既包含各种客运专线,也包含客运既有线,所以会出现车站点共用的现象,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让协调各枢纽中包含的站点的调度和指挥。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而最好的方案是从铁路运输的目标和要求方面考虑,即区域经济、运输能力、运输安全等诸多问题,根据区域控制中心的界限进行分割,同时保证调度体系在调度中起到协调的作用,方便铁路局对全局铁路运输情况制定调整计划。
3.基层站段调度
基层站段包含车站、车辆段以及维修段等,而基层站段的调度也要包含以上诸多段务的调度。其中车站调度已经归为区域调度管辖,目前我国铁路车站比较复杂,通常包含几个停车场地,虽然在地域上进行了隔离,但是一些区域的共用导致各个场地的调度互相影响。车站调度的职能是管理进入站内管理范围的车辆,而对于出站的车辆则交由区域调度进行管理。车辆段是铁路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以动车组为例,动车组目前是我国许多大型铁路枢纽中不可缺少的车组,担负着专线客运的使命,由于其使用频繁并且运用对线路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要采用既有线的方式,而调度方面也会出现更多难度。维修段是对列车进行检查和维修的过程,而对维修段的调度包含维修规划和施工设计,网络反馈客运专线的维修调度工作,并根据指定的计划和设计进行施工监督。
结束语:
随着铁路高度快速的发展,我国对铁路运输的高效性和运输安全性也有较高的要求。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是我国铁路发展的成功产物,也是保障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和快捷的基本体系。调度指挥体系的建设需要根据现代铁路运输的流程和管理入手,在满足铁路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条件下,建立起一个完整、便捷、有效的调度指挥系统,而这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发展规划过程。
参考文献:
[1]郑国明.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9(09):126-127.
[2]何川宁.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对比分析[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
[3]明士军.驾驶负荷与交通信息整合系统探讨[J].人类工效学.2017(04):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