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 611130)
摘要:本文结合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和现代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分析了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提升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质量的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现代农业生产;应用;
引言
温江区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地处天府之国腹地, 地理坐标处于30°36′-30°52′N,103°41′-103°55′E之间,地貌简单,地势平坦,地势平坦,幅员不大,各种自然条件在境内表现较为均一。按气候区划划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865.9mm,年平均温度为16.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91.1h,年平均风速为1.2m/s,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油菜、小麦等。近年来温江市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食用菌、大蒜、蔬菜等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为地方农户增产增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与此同时,温江区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暴雨、洪涝、连阴雨、大风、霜冻、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这些灾害性天气均会给现代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获取农业气象要素信息
通过新型自动气象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农作物(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害)监测系统等监测系统来自动监测各项气象要素,以获取有关农业气象要素信息,为涉农部门以及广大农户给予所需的温度、关照、水分、相对湿度、水分、风力条件等相对具体的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资料[1]。通过这些观测资料来分析和判断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确定有利方面、不利因素以及评估其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开展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并且提出农业生产建议与应对措施,以帮助农户较好地增加经济收入。
1.2预测农业生产情况以及作物产量
在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业务中,利用气象监测工作所获得的气象预报资料能够较好地预测农作物的具体生长状况以及作物产量[2]。此外,还能够将全部预测到的农业气象要素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单位,由各相关部门共同会商,通力协作,为人民群众给予可行性的农事生产建议和管理措施,确保现代农业可以朝着高效高质量方向发展。
1.3制定农业专题气象预报
通过开展气象观测工作开展,有利于气象人员掌握各个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并结合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出农业专题气象预报,为涉农部门以及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还可以结合气象数据来对农事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通过对未来气象变化规律进行全方位分析,找出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以及关键农事活动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工作。此外,还可以为不同农作物播种期、关键生育期、收获期、储藏、晾晒、运输等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开展给予相应的气象预报信息,从而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3]。
1.4提供及时、准确地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信息
通过对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进行开展,可以为涉农部门、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报。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可以提供干旱、雹灾、暴雨、洪涝、霜冻、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农户能够提前制定妥善的策略应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以最大程度减少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2.1增强农业气象监测能力
气象部门要应对地方自动气象站网进行逐步优化。在构建三农服务工作所获取的成果的基础下,要继续强化农村区域自动站、农业气象监测站的建设,尽可能拓宽乡镇农业主产区自动监测站的大范围覆盖。对于地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应该在主要特色农业生产区布设特色气象观测站。对于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特种观测站。如针对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需要在地块布设农业特种观测站,注重水、光、热等农业气候条件的密切监测。此外,应该注重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强化作物从播种至成熟各环节的密切监测;应该详细获取现代农业生产中遭遇到的干旱、霜冻、涝渍、作物病虫害、作物生长状态等相关信息,从而不断优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农业气象监测能力,为高质量高效开展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指导[4]。
2.2加强气象观测与预报工作的科学管理
为了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预报服务,有必要建立以及完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只有建立完整的观测仪器设备巡检制度,才能减少仪器和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同时,气象单位应该严格落实好有关规定和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工作,以促使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需要加强与国内先进的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机构保持沟通,积极吸收现代化先进的业务管理理念,充分借助于有益的成果,对当地的农业气象观测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进一步增强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益。
2.3加强现代探测技术的应用,提升气象预报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探测技术正逐步在气象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这对于提升气象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和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借助于新型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探测技术,采集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并科学分析以及处理这些数据,才能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准确的、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
2.4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
应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打造针对现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的新方法,不断提升农业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业务现代化能力。气象局应加强和地方研究所合作研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依托气象部门数据收集以及分析平台,为推进粮食作物、特色作物等农业种养植项目提供气象要素实时监测、主要气象灾害实时预警、服务产品一键制作等功能,切实为现代特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保障,使农业气象服务更为现代化、科学化、智慧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之间具备密切关联性,有利的气候条件对于作物实现优质高产十分有利,而不良气候条件则往往会导致农业减产减收。各级气象部门需要不断强化气象观测与预报服务的开展,尽可能发挥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效益。要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实际以及地方气候情况,要不断优化地方自动气象站网,加强气象观测与预报工作的科学管理,注重现代探测技术的使用,不断提升气象预报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打造针对现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的新方法,不断提升农业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业务现代化能力,以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高效的服务保障,推进地方现代农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鹏飞.地面观测对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J].江西农业,2016(15):69.
[2]郑东齐,徐正芬,游儒蔚.新时期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意义[J].农技服务,2015(2):105.
[3]王丹蕊.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及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17):198+203
[4]王万宣,庄小阳,陈艳真,等. 论地面气象观测如何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J]. 农业与技术. 2014(09):104.
作者简介:王哲(1989.09)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本科学历,助工,从事气象观测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