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
神东煤炭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陕西省榆林市 719315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和企业对煤矿安全开采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煤矿企业开采中“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在煤矿中“一通三防’,一通指的是通风,三防指的是防火、防尘以及防瓦斯。本文就这几面的潜在问题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一通三防;安全隐患;技术创新;改进措施
众所周知,采煤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地下工作,它和地面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在通风条件、温度湿度调节、压力变化等方面都不可控制,这便加剧了工人施工难度,降低了安全系数。如何有效的挖掘出采煤业中存在的弊端,循序渐进研究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这在“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中起到主导性作用,也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任务。
一、煤矿“一通三防”潜在问题
1、通风条件和设施的不利
通过对各开采点进行矿下勘察,发现相当一部分采煤区没有合理的布置风门,有的虽已布置但由于位置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者直接当成了采煤隧道,完全没有进风和回风区,这样会导致漏风现象,矿下作业一旦漏风,就会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同时增加了风量调节的困难性,严重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其次通风设施不完善,质量不可靠,在采矿地点没有合理的布置通风设备,有的通风设备也因多年失修丧失功能,使得空气悬浮物增多,这就对局部通风构成威胁,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导致进风和回风的连锁反应,使得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容易积聚,强化了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对人和环境造成威胁。
2、瓦斯探测技术和设备设施的有限性
由于探测技术的有限性,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掌握地形,难以准确地勘测出煤层厚度,这就加大了勘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其次瓦斯浓度超标时未及时做出处理(如表1);再次勘测监控设备的局限性,大部分开采点虽然安装了监控设备,但由于位置不佳,管理不善使得监控设备失去效用,有的还延长了监控路线,直接导致了监控不力,对瓦斯爆破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造成设备和人力的浪费和损失。
.png)
3、防煤尘设备的简陋和局限性
在进行地下开采时,粉尘不可避免的涌现在煤层和岩层表面,随着采掘活动形成大量空气悬浮物,严重污染矿内的空气,经调查发现防煤尘设备简陋至极,防尘管路大部分已封挡,工人只是佩戴防尘帽和防尘面罩,面罩也难以做到经常清洗从而防尘效果不佳,造成工人作业环境恶性循环。
4、防火设施及技术滞后
开采期间,井下煤层和空气当中的氧气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氧化反应,进而引发火灾事故。一些煤矿未在地面构建消防水池,在井下通道也未能铺设防灭火管路。部分煤矿虽然构建了消防水池,但存在未开启泵的情况,进而弱化防火效果。此外,在煤矿开采防火技术上也较为滞后,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便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煤矿安全隐患。
二、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l、合理优化结构,改进通风设施,确保采矿区的合理通风
一方面,要想使通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就有必要对局部通风进行强化。对局部通风管理环节进行强化,实行电气自动化,并针对通风技术人员进行技巧方面的培训,使技术人员能够规范、科学操作局部通风设施设备等。另一方面,有必要购置先进科学的通风设备。对排风道进行合理的扩增,进而确保通风设施可以处在一个相对安全及稳定的运行状态。基于掘进头部位,需给予自动切换器安装,以此使主风机暂停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将其作为备用。此外,在采掘活动中,需合理设置回风巷,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局部通风机,以此使风量、风速均能够与相关要求标准相符合
2、加强瓦斯监控管理
煤层中的瓦斯是自然形成并存在的,它的预防难度系数较高同时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国家应大力提倡对采煤业的技术创新,加强对瓦斯探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对于地形复杂,煤层厚度不确定的地方,要首选进行实地考察,绘制瓦斯地质图运用高科技的地质探测器进行勘测,待形成一系列全方位的方案后再施工,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危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另外降低瓦斯爆炸的合成因素,瓦斯是井下有毒气体的总称,它不可避免而实际存在,通常采用降低温度和提高氧气浓度来使它无法达到爆炸的反应条件,从而有效避免瓦斯爆炸带来的灾难。
3、改善井下防尘作业条件
注水湿润和制作水炮泥是积极有效的防尘措施在开采过程中,防尘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灰尘的产生,通常我们都采取在开采前预先注水湿润煤层使得水分充分被煤层吸收后,它的黏着力增大,和灰尘等杂质的亲和力增强,使之牢牢结合在一起,就不会出现漫天飞舞的现象;其次在进行高速旋转的开采设备上加注通水口,将高压水经过喷洒方式注入煤层,合理降低灰尘的产生;再次是在爆破作业中,灌制高压水代替炮泥,填于炮眼,爆炸后形成大量水柱,在高温高压下汽化,有效与灰尘凝结后减少灰尘。
4、加强防火设施的布置及技术的应用
如果防火工作做得不够好,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一方面,有必要加强防火设施的布置,在煤矿作业区域范围内的地面上构建系统的消防水池,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泵的开启;另一方面,利用煤矿开采防灭火技术,比如包帮灌浆技术、注氨气技术以及风量控制技术等。此外,还有必要构建完善的防火制度,通过制度的构建加强各方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进而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防火措施。合理设置防火门和大量喷洒阻化剂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合理的布置防火门,合理的选择防火门位置可以防止火势的蔓延和扩大;通过地面做好消防水池,在井下作业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库,确保井下消防管路畅通;再根据煤层特性合理喷洒阻化剂,达到有效防灭火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煤矿作为我国能源消防结构中的主要资源,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重视。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潜在问题,因此有必要改善通风条件,购置先进科学的通风设备、加强防灭火设施的布置及技术的应用、改善井下防尘作业条件以及加强瓦斯监控管理等。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煤矿“一通三防”管理机制,明确各方管理职责,并做好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煤矿“一通三防”潜在的问题将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朱百拴,刘赓.关于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279.
[2]陈克忠.煤矿“一通三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5:82—87.
[3]贺峰.煤矿开采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