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选文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杜兴明
[导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通俗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文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行阅读。可见,群文阅读赋予了我们教师“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可以在特定的一个范围内,以教师对语文阅读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文本,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所以推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模式,势在必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阅读

杜兴明     旺苍县东河小学  628200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通俗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文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行阅读。可见,群文阅读赋予了我们教师“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可以在特定的一个范围内,以教师对语文阅读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文本,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所以推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模式,势在必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阅读内容丰富,所以选文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中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选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13-01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广度,而且增进了阅读教学的深度,有效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单调乏味、“广种薄收”的现象,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于教师能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群文阅读中的选文策略,寻找组文的联结点,将若干篇文章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联系,进行巧妙组合。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高效阅读的前提。那教师应怎样对文章进行组合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粗浅地谈谈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组文策略。
        一、单元整合选文
        全国小语会原理事长崔峦先生认为,群文阅读要加强与教科书的联系,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在现行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的文章,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编者将时代背景相同或者人文内涵类似的文章编排在了一起。另外,多数教材还配有《同步阅读》系列读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逐课进行讲解:学习生字,指导朗读,归纳大意,体会情感,分析语言……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单元的整体性和主题性,零敲碎打式的教学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课文缺乏整体的感知和深入的思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教材和《同步阅读》等资源,以主题为结构线索,系统化地进行单元组文,挖掘主题内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积累语言,掌握方法,从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群文阅读教学中最为简单和常见的一种组文方法。
        二、同主题选文
        以不同的描写方法为主题组文成群。“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一组、“对话描写”一组、“色彩描写”一组、“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一组、“移步换景法和定点观察法”一组、“远景扫描法和近景特写法”一组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文章的线索”“倒叙法”“设置悬念”以不同的结尾方法为主题如“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各个版本的《乌鸦喝水》”等。



        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各类表达方式,先进行模仿然后灵活运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解决写作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对《小壁虎借尾巴》《犟龟》《爱心树》和《逃家小兔》这样一组“反复结构的童话”进行群文阅读指导,可让学生读童话画结构图找规律。像这种“表达运用”导向的群文阅读重在体悟方法后的迁移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
        三、紧扣反差选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语言形式上有差异或者思想内涵上存在冲突的文章进行组文,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找到不同之处,积极主动地进行比较性阅读,使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独特的体验,从而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南京大屠杀》《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抗日英雄杨靖宇》这三篇文章在感情色彩上就存在冲突和差异:在南京沦陷的一个月内,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杨靖宇和聂荣臻同为抗日爱国将领,杨靖宇将军与敌人誓死搏斗到最后一刻,牺牲后敌人解剖其遗体,发现胃内竟无一粒粮食;聂荣臻将军以德报怨,在战争中收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悉心照料。教师可以将这三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横向的比较阅读,互相对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军的残暴、杨靖宇的英勇顽强、聂荣臻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再如,教师可以将《生命的林子》与《学会合作》这两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就会对“竞争”和“合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生命的林子》一课中,作者讲述了玄类刚出家时,因在法门寺无法很快出人头地,便听从别人的劝告准备到偏僻的小寺去,方丈带他看了山后的郁郁葱葱的松林和灌木丛中的几颗高大松树,玄奘明白了竞争更有利于成才的道理,最终留在法门寺苦心潜修,成为了一代高僧。而在《学会合作》一文中,作者则通过生动的事例,告诉人们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两篇文章看似存在着鲜明的反差,但当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参照对比后,会发现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玄奘不与其他僧人进行合作,单靠闭门造车式的苦修也是成不了高僧的。
        群文阅读深度激活了儿童的阅读思维,无限扩展了儿童的阅读空间。语文课似乎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只要教师在选文时,肯下苦功夫,不仅注重篇幅,也能注重内涵,做到善于师生共建,善于选取文本,就能建构出一节节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群文阅读课堂。
        总之,群文阅读选文就应该打开学生阅读素养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并最终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我们任重道远,但是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王君.王君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24-25.
[2]陈日亮.如实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3]孙磊.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6(14).
[4]李红臣.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组文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