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不仅仅是“合坐”——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陈骁
[导读] 合作是当代对人的一种基本的要求,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将来社会会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而在我们教育领域小组合作这一教育思想早已进入我们的日常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思维下,小组合作模式被进一步的研究和使用。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在不断的使用和优化自己的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也常常被使用,这里我主要就是对小组合作的意义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

陈骁   浙江省义乌市江湾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合作是当代对人的一种基本的要求,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将来社会会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而在我们教育领域小组合作这一教育思想早已进入我们的日常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思维下,小组合作模式被进一步的研究和使用。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在不断的使用和优化自己的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也常常被使用,这里我主要就是对小组合作的意义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小组合作、有效策略、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10-02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能够提高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能够体会感悟和吸收新知的过程,这样通过自己看、听、做、议、归纳等各个环节,更利于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而且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学生不同的思维、想法相互融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都得以拓展,对教材内容了解更深入,记忆深刻且能灵活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能够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与中心,让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重新定位,也就是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绝不是取代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让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明确目标,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建立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平台。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基本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选好课题
        体育教学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课题:合作找寻运动的理论;合作运用战术设置比赛;合作讨论行为规范以及角色行为;合作进行动作的创新与组合等课题。体育课上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做的是什么,不能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
        2.要对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
        这个在合作学习中也非常的重要,对于那些合作学习中的同学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目标。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必须要有一个角色,且要承担对应的责任,这样组内成员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能够预防有个别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下形成的个人行为,要让组员精诚团结共同向目标迈进。在制定这共同目标时,教师要能够事先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并且要对小学生的具体学情有全面的把握。也就是说目标的成立必须要能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能力水平等相吻合。防止目标盲目制定,与学生实际情况不合,让学生心生胆怯或者失去挑战的兴趣。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合作学习模式
        采用合适的模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办法,它要有自己的教学组织模式。一般最基本的模式就是采用“混合分组”,这种模式能够让小组成员更加多样化,组与组之间也更加的均衡。合作学习的模式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一样的模式。我们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都是积极的、有效的。



        (1)团队合作模式
        能称得上团队人数就稍多,这就注定了这种合作模式学生可以拥有担任对照以及其他的角色的机会,而且能够发挥协作的能力去实现团队的目标。这种模式在使用中一定要对学生的角色好好分配,如需要有:记录、啦啦队、教练以及器材管理员,这样才能促进团队的活动。在实际的运行之前,教师要先讲解技术或者战术,并适当的给学生示范,接下来就可以把学生分成3个人以上一个团队;小组形成后教师要说明表现的结果以及要实现的身体或者认知的技术目标,这些结果与技能都要在记录员的表格记录中有所体现;每个团队中的角色都要事先被指定,且在实际运行中要能认真的做好自己的角色工作。为了让每一个同学有更加丰富的角色体验,我们可以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进行角色的互换;所有同学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或者成绩都可以通过记录的清单给予评论。每一节课的末尾要留点时间给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在对本课的技术战术谈论中找寻得失,有利于他们对下一节课的期待和改善,进而制定自己的下一目标。(如图一)
           图1:  团队合作模式分组示意图
        (2)帮带合作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的使用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且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更为高涨,因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比起跟老师学习更为轻松,且比教师教授更趋向“小班化”效果自然更好。这种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找出本班多个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掌握较好的;然后将他们分到各个小组中去,让他作为榜样和示范去对那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当然教师要事先教给他们教授的方法;再进行一段时间教授后,让他们展示最终成果;让其他同学对成果进行讨论,看看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教师最后总结,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纠正。(如图二)
        图2: 帮带合作模式流程示意图
        三、小组合作的评价
        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与肯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对每位同学的真实能力以及课堂里在其小组中的成绩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进一步的了解。对于评价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组内自我评价、互评、组间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形式,最终实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碰撞、切合、升华的高境界目标。综合评价办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团队观念以及协作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这种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以及合作的默契程度,让学生感受到“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团体意识,这样就能促进合作学习由形式变得高效。
        四、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面向所有同学,尤其是体育较差的甚至存在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基本上都能符合课程的标准,也促进他们和别人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中,利用异质结构分组技术与组间同质结构分组技术,让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与支出,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可能,这样能让他们学习更加积极,也更渴望成功。这样把竞争的方法和合作活动进行结合,让具有竞争的表扬和评价成为推动学生进一步合作的不竭动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法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合作学习才刚刚产生和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讨论与研究,而且这样的学习方法相对复杂,这也给我们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努力的学习相关教学知识和理论,力争成为小组合作教学的掌控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未来教学的发展需要,也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更强,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应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2002.
[2]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