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孙月雁
[导读] 教材插图是高中地理教材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教材插图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对教材插图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就要求了高中地理教师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水平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孙月雁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教材插图是高中地理教材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教材插图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对教材插图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就要求了高中地理教师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水平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关键词】教材插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06-01

        一、教材插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地理教师都能正确的运用地理教材的插图,并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高中地理教材之中的插图对学生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以有效的训练,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压力,将教材插图作为课文的装饰品,没有深入探究插图蕴含的地理知识,也有一些地理教师在插图使用过程之中存在着使用时机不够正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教材插图使用时仅仅是将教材之中的图片和文字复制到多媒体之上,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地理教材插图的探究兴趣。除此之外,大部分地理教师虽然觉得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较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地理课程开展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只关注教材插图的讲解,没有开展后续的配套练习,忽视了读图技巧和方法的传递,导致相应的学生无法明确地理知识的运用方法[1]。
        有些地理教师虽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材插图的讲解,然而大部分教师却无法获取良好的效果。有些教师认为,插图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教学难度较高,教学效果也远远不如文字叙述,这也就使这部分教师放弃了教材插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对地理教材插图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度,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虽然对教材之中的插图有着一定的兴趣,却无法充分利用教材之中的插图培养自身学习能力,这也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提升教材插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地理教师的用图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也从三维教学目标转变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上,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不断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加以研读,以更加先进的思想和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获取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要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对应的学习活动,从而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本质需求。学校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水平。对于教师而言,要遵循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将地理教材之中的插图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资源,并通过教材插图创设对应的地理教学情境,强化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教师也要不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将教材之中的静态插图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材之中较为枯燥的知识能够动起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例而言,在学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可以根据教材之中的插图,将2.5亿年以来海陆变迁的图片整合到多媒体之中,并通过互联网搜索对应的教学资源,使地球2.5亿年来海陆的变迁情况得到动态化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对地球海陆格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着 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认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课本插图和多媒体动态化图片分析海陆格局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物种产生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客观的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探究,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念得到初步构建,推动教材插图应用质量和应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材插图运用的合理性
        在高中地理教材之中,教师可用的插图非常多,然而并非所有的插图都适合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的讲解之中。同一个班级之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师在讲解过程之中,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插图,确保教学过程能够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在地理插图的运用时,也要做好难易度和主题的分类,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读图和看图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插图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得到充分激发[2]。
        举例而言,在学到《水圈与水循环》这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在插图运用时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并遵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将水圈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提供给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程的重点,将水循环示意图作为最为主要的插图教学内容,并对不同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情况、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分布等插图以难易程度排列,让学生能够结合本堂课程的教学重点从插图之中探讨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的特点,探究水循环的主要意义。最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绘制相应的水循环示意图,对比插图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教材插图运用的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运用效率的目的。
        (三)通过图文转换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种表达方式,而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对学生加以合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更加良好的读图看图习惯,确保学生能够对地理教材之中插图的内涵有着更加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插图产生深入的理解。教师也要从基础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教材的文字内容分析角度出发,找到插图之中隐含的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推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举例而言,在开展世界气候类分布图的插图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插图的名称进行分析,明确插图的类型以及主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将不同的气候类型落实到地图的具体位置之上。教师要让学生对插图下面的文字描述进行分析,吃透不同颜色表达的气候类型,然后再到插图之中寻找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而使学生的读图习惯得到良好培养,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教材之中的插图有着一定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也就要求了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教学内涵,明确当前教学活动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插图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读图习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彬彬.插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0,(33):76.
[2]吴威.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插图分析及建议[J].文理导航,2013,(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