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创建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吐孙江•托合孙
[导读] 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国家民族团结的政策,在学生中做好民族团结的教育宣讲工作。在这项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反复实践、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上台阶、见效果。

吐孙江•托合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社会主义学校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国家民族团结的政策,在学生中做好民族团结的教育宣讲工作。在这项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反复实践、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上台阶、见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42-01

        民族各地区严格遵守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结合当地民族发展特点将民族团结和地区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建设地区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新疆地区结合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民族工作的特色
        (一)致力于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新疆政府就一直将做好民族工作、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实现新疆全面小康作为新疆的发展目标,坚决贯彻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拓展民族工作思路,基于新疆民族工作的实际特点,制定了适合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1)根据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不断完善扶贫脱贫政策,带动经济落后地区民族发展;(2)各民族需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走中国特色主义特色发展道路和新疆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连接,充分保障各民族权益,推进新疆地区发展;(3)少数民族教育不能落下,由于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设施落后,青少年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教学,新疆需要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设施建设,同时对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教育宣教活动,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认真贯彻新疆实施的带有新疆特点是政治经济发展制度,推进民族团结的政治思想,从而促进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2]。
        (二)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而且还有不少在新疆定居,所以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是新疆的特点,促使新疆少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同时,新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探索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向,改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制度,打开了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新局面。



        二、新疆少数民族民族团结的原因
        (一)建立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之间存在传统差异,包括了传统文化、历史因素,所以,新疆需要根据各民族长远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恰当的发展模式,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各民族有效开展民族工作,不断强化民族的工作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也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发展模式。同时,新疆深刻认识到民族自治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合理应用法律来保障各民族发展关系,规范各民族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推进民族团结朝着法治要求发展。
        (二)贯彻全面小康发展目标,重视民族发展,缩小民族差距
        要促使各民族团结发展,就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面小康发展思想,保证各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平等性。新疆认真对待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差距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发展方针。新疆合理分配各民族资源,保证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效率性,促进各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缩小了民族差距,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以,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共同发展上,政府需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做到资源倾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特困民族或边疆民族,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扶持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不断缩小民族差距,促使民族共同发展,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
        (三)增强各民族树立民族认同感
        民族差异不仅表现为经济差异,还来自于民族文化差异,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民族矛盾,影响民族发展。我国是民族多元化的大国,在民族发展上,各民族需要增强树立民族认同感,用热情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其他民族,促進民族文化交流沟通,并将民族文化融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共同发展。新疆根据少数民族居住特点,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进行拟名,吸引全国人民游玩,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营造轻松、友爱的民族团结氛围,促使各民族尊重民族差异,使各民族能够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各民族文化、文化,促进多元化民族的和谐发展。例如在新疆的白族、彝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等民族都有民族群居的地方,居住环境和建筑类型都有民族的特点,同时各民族互相尊敬、互相交流,又衍生了一些新式的建筑类型及环境,为新疆的建筑文化勾勒一抹重彩,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四)使用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大民族沟通力度
        各民族要达到共同发展就必须做到各民族相互交流沟通。新疆通过使用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目标。各民族的优秀干部,不仅在道德品质上能够服众,最关键的是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民族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同时,工作中少数民族干部还会去接触到其他民族的问题,接触其他民族的干部、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再将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带回少数民族干部自己的民族中,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友好沟通。使用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能够有效促进民族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发展
        从新疆的民族治理特色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学习借鉴的是民族地区应该建立最适合自己民族的发展模式,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重视民族平等,缩小民族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各民族树立民族认同感;使用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大民族沟通力度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认真对待各民族发展问题,一定能促进民族和谐与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王茹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优势分析[J].商业经济,2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