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 李锋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李锋
[导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未来社会对于人才数学能力的需求,教师应当转变思想,以核心素养视角开展学生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学生终身。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基础薄弱,自控力较差,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依照个人经验来安排学习内容、调整教学进度,但这一传统的教学观念违背了“生本主义”教学观,压抑了学生的个人思维。所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

李锋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老庙小学  2360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未来社会对于人才数学能力的需求,教师应当转变思想,以核心素养视角开展学生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学生终身。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基础薄弱,自控力较差,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依照个人经验来安排学习内容、调整教学进度,但这一传统的教学观念违背了“生本主义”教学观,压抑了学生的个人思维。所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37-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能够辅助教材,起到补充教材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展教材,对学生能力进行拔高,通过多种能力的综合锻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但现如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等待着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解决之道。所以,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在数学教学中避免墨守成规,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眼前一亮,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生搬硬照地传授知识。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并保证能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案带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感受运用数学知识的趣味,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数学的知识内容的,而且还要切合数学自身的特点,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的学科内容,并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总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工作是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数学内容中的图形和符号,还能够让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理论,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现状
        学生在小学阶段有其固有的年龄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易分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完全发展。但由于小学生思想活跃,也有反应能力快、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等优势。教师要想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


由于部分教师对课堂纪律的严苛要求,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死气沉沉,不仅没有个人表达的空间,还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下,对数学根本提不起兴趣,意识也会逐渐从课堂内容游离出去来逃避枯燥的内容和严厉的教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待久了,对数学的热情将损耗殆尽。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
        (一)升级教学方法,落实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在培育核心素养视角下为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要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升级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学方案实现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为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升级,教师一方面可结合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等多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问题导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层层深入下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借助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课堂
        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善的,也是难以继续提升的。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制订可靠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堂,为学生呈现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的教学反思一定要避免形式化,应该真的对教学内容、形式、学生反馈等进行反思与总结,这样才能从中受益颇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构建和谐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合作互动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考核成绩和学习习惯实施层次化分组,小组成员既有学习优秀的,也有学习中等的,还有学习能力较差的。这样在探究问题时能够实现不同层次的思维交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弱化学习差异,实现和谐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在现代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很重要和关键的,为了实现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培养数学思维、完善评审标准,提高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开展和实施具体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业宁.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49-50.
[2]翟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2):76-77.
[3]徐静.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探析[J].教书育人,2019(1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