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何玉杰
[导读] 论述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在其他领域渗透语言教育,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幼儿语言如何整合。

何玉杰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倪邱镇张大营幼儿园  236638
【摘要】论述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在其他领域渗透语言教育,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幼儿语言如何整合。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52-01

        教育部重新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中在语言领域提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一提法,充分体现了当今国际上很有影响的语言教学思潮,也就是全语言理论、整合语言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理念就是:重视儿童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意义、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语言知识。那么,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如何在其他领域渗诱语言教育,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这就是撰在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面前的课程改革——幼儿语言教育如何整合?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语言教育整合观
        1.传统教育模式对发展幼儿语言的影响
        过去传统的语言教育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集体教学多,个别指导少,教师只注重全班幼儿的集体语言教学,日常生活中缺少对幼儿语言运用的个别辅导,第二种是注重语言
        以上各种模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幼儿学习语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和创造性,使幼儿语言发展及语言运用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转变旧观念,树立完整语言教育观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树立红语言教育观念,就是强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当是元薬的,也就是要培养幼儿说能力、听说行为习惯以及早期阅读和学习技能。学前儿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元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舌动应当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情景。孩子出生来到世上,就生活在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中,既有有声语言,又有无声语言;既有母语,又有第二语言;既要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学习书面语言。多种语音信息围绕在孩子身边,随时随地刺激着孩子的各种感官。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在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积极引导孩子接受信息、表达信息,帮助幼儿一方面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另一方面学习文学语言,使“语”和“文”融为一个整体,也就是帮助幼儿在各种情景中,根据各种目的,有控制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幼儿实施完整的语言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幼儿经验,全面、完整地实施语言教育
        1.融语言教育于其他领域之中
        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光是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进行,而要树立整合教育观,即把语言领域目标意透到各个领域中,如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说歌曲中份美精炼的歌词,以各种无式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教师不断地纠正幼儿发音,要求幼儿歌吐字清楚,幼儿在优美、悦耳的普乐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展了语言;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清脆”、“浑厚”、“雄壮”等形容词;在欣赏音乐时,让幼儿边听音乐边发挥想象,然后用语言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画的美术作品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把故事内容简要写在画上,帮助幼儿阅读。同时,请幼儿评价自己或朋友的作品,让幼儿给自己的美术作品取名字。大班或学前班幼儿,还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主题用文字写出来,让“物”与“文字”相结合。老师还可以利用美术活动,丰富幼儿关于色彩、布局等方面的词汇。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时常要求幼儿说出“一艘船”、“两架飞机”、“三匹马”、“四辆汽车”等数量词,以及“宽窄”、“厚薄”、“大小”、“长短”等形容词;在学习口述应用题时,就要求幼儿语言连贯,思维敏捷,能说清楚一件事,一个问题。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请幼儿先听,看老师讲动作要领,观看老师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按老师的指令动作,最后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做的。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幼儿进行讨论、争辩,用语言描述自然界景物或物体的外形特征、功用等,如“大象的躯体很庞大,有一对大耳朵,有一条长鼻子,门牙又长又重……”“秋天来了,风一吹,梧桐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像蝴蝶在空中飞舞”。“青蛙有两只大而凸出的眼睛,躯干部长着两个前肢和两个后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呱……”。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语言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家庭中、社会中、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引导孩子多听、多说、多看、多练,在运用与交往中发展孩子语言。
        2.融语言于各种游戏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早期的学习和劳动。幼儿最喜欢游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有意义、最真实的实践,午游戏中幼儿一方面模仿成人的劳动,一方面必须用语言解中游戏中的诸多问题,如主题选择、角色分配、冲突解决等,并以的作为主要工具来支持游戏的进行。如在玩“娃娃哀”的游戏时,小朋友会自己分配角色,分别扮演“爸爸”、“妈四”“孩子”,扮“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会带“孩子”到“商店”夫买东西,到“医院”去看病,到“工厂”、“动物园”去参观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游戏过程中,他们要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语言在运用与交往过程中得到发展。又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会把自己所建构的作品名称、主题、内容介绍给大家。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不同角色学习对话、表演故事、儿歌。在活动区活动中,幼儿到图书馆或图书区去看书、阅读。到语言区去摆弄汉字卡片、玩汉字接龙游戏,汉字与物配对游戏,以及书写汉字等等。教师在这些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并随时启发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
        3.融语言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活动丙容丰富,是幼儿获得生活经验,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交际的时间最多,而且日常生活的环境、人物都是真实的为容是丰富的,幼儿在真实的、形式多样的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并在教室周围贴上与物相对应的汉字,让幼儿随时阅读。另外,盥洗时、就餐前、午睡后等时间,可让幼儿随意轻声交谈;晨间活动时,一方面教师与幼儿亲切聊天,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倾听;吃餐点时,让幼儿兑出餐具或食物名称,描绘一下糕点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同时,教师拿出幼儿喜欢的东西相对应的汉字,让幼儿认读,如吃桔子时,让幼儿认桔子的汉字,并丰富词汇“圆圆的”、“酸甜酸甜”等;在带幼儿外出散步、郊游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景物,大自然的变化,如“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真美丽”、“红红的小汽车在街上开来开去真漂亮”。同时,让幼儿观察街上的标语、广告牌等,让幼儿自由畅谈,学习阅读广告、标语的汉字。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只有把语言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融于其他领域之中,才能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静态学习,使幼儿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在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全面地学习语言,才能全面地完成幼儿教育《纲要》中所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赵寄石、楼必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李霞的“全语言教学思潮及其对我国幼儿语言教学的启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