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吴艳萍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吴艳萍
[导读]

吴艳萍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沙乡幼儿园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45-01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指引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导航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在日常活动中,增强家园合作,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辩证地认识自我,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素质,却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许多幼儿表现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一、为幼儿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固然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途径,但是单单依靠外部的表扬和他人的支持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有当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才会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不再快刀斩乱麻似地争取及时解决问题,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对或错进行认识,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当幼儿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我们也首先是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去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使幼儿能经常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越高,自信心就越强。
        二、教师的赏识和信任,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奥妙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具体到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赏识和信任幼儿,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因为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对幼儿的自信心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在幼儿园中,有些幼儿既聪明又能干,不仅能唱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还能跳出许多优美的舞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这些幼儿进行表扬,充分肯定他们的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有些幼儿很普通,不仅没有出众的才华,也没有足够的胆量,经常表现为胆小、爱哭,面对这一群体,教师切不可对其进行批评,而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区别对待幼儿,更不能因为幼儿的外貌、体型等因素表现出亲疏远近,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因为在幼儿眼中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幼儿,让他们在教师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中,充分树立起自信心。
        三、 促进幼儿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1、 培养耐挫精神和教给补偿办法。在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如有的幼儿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成人要教育幼儿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争取做到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2、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有的幼儿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老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他的这些做法,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现阶段,幼儿园提倡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儿由于不会交往而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四、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最了解孩子的也是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那这种态度就会无声地去感染孩子,使孩子保持一颗乐观、自信的心。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时及时地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结合幼儿具体情况和家长的意见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懂得信任和尊重幼儿,根据实际水平提出要求,逐步培养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幼儿的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幼儿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学会认识自我,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