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龚钰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龚钰帧
[导读]

龚钰帧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中心小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081-01

        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靠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班级由几十个学生组成,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验、性格特征有着较大差异,如何让这些存在差异的学生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点目标也是班主任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关爱促教育,增加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其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都与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若要让不同的学生能够严格遵守班级的纪律与守则,不能仅仅依靠硬性制度进行。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任务不同,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班级行为举止,还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通过对“问题学生”进行内心的疏导和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以父母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让学生能够逐渐在班主任的关怀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此外,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尊重小学生的自尊心,小学生往往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与关怀。所以,批评教育要做到两点:第一是严而有爱。其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关爱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到班主任的“严”是对他好,是对他的关爱,进而更好的让学生在感动中逐渐规范自己。第二是严而有序。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梯度进行,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进而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
        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不同,所以班主任在实施管理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学生家庭沟通交流及平日认真观察,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要善于跟任课教师交流,做到对学生全面详细了解,建立学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还必须是目光敏锐的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摸清学生的思想动向,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主任不能只盯住某个学生的短处不放,而要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班主任要看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所短,如骄傲、自负,心理抗挫能力差等,学习困难学生也有所长,例如,热爱劳动、动手能力强,乐于助人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笔者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作用,设立了“学习小标兵”“体育小明星”“助人小标兵”、“科技制作小明星”等奖项,对各类学生进行评价激励,使每类学生都能看到自身所长,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不断进取的信心。
        三、坚持公平民主,平等对待学生
        公平民主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公平民主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至关重要。首先,作为班主任老师从来不主动找任何一个学生谈话,不会给学生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因为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指导,如果只是给个别学生指导,那其他同学就会觉得不公平,甚至产生嫉妒心理,因此,就没有主动给予任何一个同学指导,而是跟同学们说可以主动找老师谈话,需要帮助的也可以单独找老师。其次,在老师眼中,学生没有“差生”和“优生”之分,他们都是一样的,班主任可能在私下里会单独表扬学生,夸奖学生,而从来不会当其他同学的面去夸奖个别的同学,因为那样好像是说其他同学不如这几位同学似的,这样很容易让其他同学觉得不公平,认为老师更喜欢那几位同学,所以,当着大家的面都会表扬全体同学,让所有的同学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从而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关注学生思想,加强心理教育
        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转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思想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建设,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其思想变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调查,针对目前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加强自我认知、提出问题,掌握自我诊断和反思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可行办法,选择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增强学生抵御网络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为提高思想教育水平奠定基础。此外,团体力量不容小觑,如果班级中自发组建了小团体,需要引起班主任的重视。有的小团体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如:厌学、叛逆等,容易带动大面积的学生,给班级管理造成一定难度。为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内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小团体中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和引导,发挥团体的正面能量,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联系家长,为学生构建统一的教育环境
        家长是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主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将沟通艺术运用到与学生的互动中,还应该运用到与家长的交流中,积极与家长交流与孩子的沟通经验,让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与学校的班级管理环境形成统一,进而为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良好的沟通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沟通艺术的价值,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发挥自身引导以及家长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
        总之,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学生们才能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