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甘莉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甘莉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越发的注重音乐方面的教育,且音乐方面的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改变。体态律动是音乐教学当中新推出的一类教学方式,在进行音乐知识讲授时,适当的增加体态性的因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韵律变化,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更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主要就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在学习音乐阶段使用体育律动教学方式的价值及优势,掌握体态律动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甘莉   邻水县城南镇解愠中心小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越发的注重音乐方面的教育,且音乐方面的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改变。体态律动是音乐教学当中新推出的一类教学方式,在进行音乐知识讲授时,适当的增加体态性的因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韵律变化,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更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主要就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在学习音乐阶段使用体育律动教学方式的价值及优势,掌握体态律动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当中的注意事项,使得其教学方式的应用变得更加的高效,学生也可以更为熟悉老师所讲解的音乐曲目,引导学生,让音乐学习能够更好的和学生肢体的律动保持较好的融合状态,利用肢体动作来感受并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体态律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02-01

        引言:一个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会使得学生所掌握的乐理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更好的感受情感的变化,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助力。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使用肢体的动作更好地去感受歌曲的情感及律动等,借助这项教学活动,便于学生在脑海中加深其音乐知识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多类感官感受,达到一种视觉共同记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升总体课堂教学的效率。
        1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分析
        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增加体态律动的各类教学因素,可以较好的提高总体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效应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在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目的性的使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变得更高,给学生后续的综合化发展产生较强的积极化影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敏感度也会变得更高。第二,体态律动的运用会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欲望及兴趣,利用这种教学法,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及时的找到更切合自身发展的兴趣爱好点,从而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之后所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也会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会比较长。就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一种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其天性活泼爱闹。若想让小学生长时间安静的坐在教室学习音乐知识,那么其根本不会达到其预期所设定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知识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这会对学生未来音乐素养的发展形成阻碍,所以,添加体态律动进行教学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发挥出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的价值。



        2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2.1创设情境
        在讲解音乐知识时,添加体态元素,能够让学生有感而发,自发的去跟随音乐的律动去表现自己,从而产生学习音乐之的欲望,学生会在无形之中跟着音乐的节奏去摆动四肢,这种动作的形成,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内在思想,同时还会促进老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进程。举例来说:在讲解《听,谁在唱歌》该音乐知识时,其主要分成两句歌词,虽然这两句歌词比较简单,但是其所呈现出的律动感会比较强烈,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随着自己的感受,依据音乐作品的律动去做一些相关的肢体动作,可以用自己的小手上做出挤压嘴巴的形状,跟随音乐一开一合,这样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结合其音乐律动去做出相关的动作,学生也会更为深层次的把控好该音乐作品的旋律,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帮助,老师也需要在该种状况下,创设出和其各自相对应的教学情景,这样会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歌词的律动感,在肢体语言上达到有感而发的状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2教师组织教学,把握教学契机
        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让学生拍打下节拍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跟随老师一同进行律动,这种律动的策划者主要就是老师,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其会更加倾向地去做一些肢体动作,这些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意识变化,哪怕是对于同种事物,每一个学生的体会及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老师在讲解音乐歌曲时,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去开展体育律动教学工作,在适宜的时间把控好教学的细节,使得其整体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最大化目标,进一步的促进其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2.3设计动作,美化体态
        老师在教学时,应当以体态律动的动作为基准,合理的设计音乐教学活动,这样会保持学生的动作更加的整齐,同时也还会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以其潜意识的规划为前提条件,学生也可以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体育律动给其带来的魅力,在后续的学习当中会更加憧憬之类动作,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变得更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学习音乐之余的时间,学生的肢体动作也能够变得更加的丰富,达到学生全面化发展的目的,把体态律动和音乐教学相融合,合理的设计肢体动作,让学生所展现出的肢体动作更加的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教学效果,凸显作品的魅力。比如说在学习《多快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手拍手打节拍,最后再加上面部表情,这样的话,这首歌的表现力也就出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集中注意力,将这首歌学的更好。
        结语:体态律动是目前我国音乐教学课堂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项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价值及成效尤为显著,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综合各方面去掌控该音乐作品的节奏,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要结合实际的音乐教学内容,探索出新的体态律动教学技巧,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把体态动作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出一个更具趣味性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参考文献:
[1]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王琳琳.中国民族博览.2019(12)
[2]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罗羚嘉.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
[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整合运用研究[J].黄芩.才智.2020(11)
[4]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作用与意义[J].唐瑜.艺术评鉴.20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