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李平
[导读] 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模型放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展开讲解,把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生活案例等,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情境中,一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其他物理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参考。

李平    四川省仪陇县双胜初级中学校  637600
【摘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模型放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展开讲解,把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生活案例等,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情境中,一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其他物理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31-01

        引言:近几年,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物理教学改革力度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需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外,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可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物理和实践生活关系比较紧密,存在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掌握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应当全面钻研物理课程,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脱节
        情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可是在具体实施阶段,很多教师会陷入误区,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组织教学,并没有参考教材内容设计情境,创设出的情境和教材内容脱节问题严重,不利于教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情境创设功利化色彩严重
        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仅仅在公开课上创设教学情境,在日常教学中并未花费时间钻研情境创设,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创设教学情境存在功利化色彩,情景教学也仅仅停留在公开课上,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给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教育要求背道而驰[1]。
        (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物理教师将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公式当作讲解重点,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自己阅读概念,之后再予以总结,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抽象性、思考性以及逻辑性是物理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若仅仅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学生也难以理解物理学科的真正内涵,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二、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对策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直观性
        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展开物理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教学内容,就可以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物理学习。选用合适的多媒体设备,利用动画、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现抽象的物理知识,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可是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授课要求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进行备课,特别是在视频文件的准备上,教师需要精心安排,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比如,在讲授物体形态转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轮播雪花、水蒸气、雨滴等图片,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水转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2]。



        (二)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加强教学趣味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辨水平,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特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能够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把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趣味十足的生活案例。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使他们从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主动探索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可是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创设的情境需要和内容关联密切,场景设置的意义在于为理解内容提供便利,确保设置的情境能够和内容有机融合。第二,创设的情境需要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内在关联。第一点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根据教材选择合适的场景,第二点要求设立的情境与生活关联密切,需要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的情境和生活越贴近,学生就越不容易出现理解误区,也容易吸引学生注意。以深度与压强这节课为例,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做仿真实验,准备一个矿泉水瓶,根据瓶身的高度进行四等分,并在等分线上扎大小相同的小孔,之后将矿泉水瓶装满水,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孔所喷水柱的区别,通过物理原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利用这种方法展开教学,不仅通俗易懂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情境创设能力
        创设情境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训练。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反思,自曝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很容易产生新观点以及新思路,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启发。此外,分析自身在情境创设和教材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反思情境教学效果,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方案,提升情境创设能力[3]。
        (四)根据物理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学科的一大特征就是实践性,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大多以教材为根据,向学生讲授理论概念以及公式,但仅仅口头讲解抽象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知识。所以,教师能够结合物理实验创设情境,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从而获得实验结果,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静电现象这节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摩擦可起电,使他们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施两组实验,以作对比,一组是让学生用玻璃棒与丝绸进行摩擦,之后用玻璃棒吸引纸屑,另一组是让学生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之后用橡胶棒吸引纸屑,实验结束后询问学生的观察结果[4]。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升解题水平,唯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效果才能够得到保障。
        三、总结
        整体来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展开,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初中是学生接触并学习物理知识的初级阶段,而特定的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加强学习效率。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树汉.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51.
[2]许晓红.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1):660-661.
[3]冯芸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26):171.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26.159.
[4]徐庆云.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8,000 (010):P.190-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