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与学有效整合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周展亮
[导读] 在传统的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都是遵循以自我为主导的教学者来对学生施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也就很可能带来很多的弊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学生就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更高质量的学习。因此,在当前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需要针对自我的教学方式做出相关的调整和改善。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施展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使得教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双向互动而不是单一的传授

周展亮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教育集团塘下校区  325000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都是遵循以自我为主导的教学者来对学生施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也就很可能带来很多的弊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学生就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更高质量的学习。因此,在当前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需要针对自我的教学方式做出相关的调整和改善。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施展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使得教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双向互动而不是单一的传授教学。文章基于对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做出分析和探讨,并对初中教师如何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实施更科学的教学做出具体的探索,以期为初中科学的教与学的有效整合提出相关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有效整合;初中科学;教与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20-01

        引言:伴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也是不断地完善,因此,教育部也对当前初中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施展教育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坚守自我的传统教育方式,更多地采用双向互动的方法,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环境之下有一个更好地成长和学习发展空间。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之中,科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在教与学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来对学生施展教学,无疑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会有很大的作用的,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提升,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也得以加强等等。
        一、在初中的科学教育之中坚持教与学有效整合的相关原则
        (一)教师要在教与学相整合的过程中坚持主体性的原则
        无论学生处于哪个学习的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应该成为教师所重视的一点,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施展教育,教学才坚持了正确的方向[1]。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明确在教与学、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只有教师充分明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才能够推动学生在一种更加科学轻松的教学氛围之下实现更好的学习。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不要将施教与主体混为一谈,只有学生充分认可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参与进其中,教师才是成功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施展科学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来不断地调整自我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科学的学习环境之下更好地学习到科学的知识,也能够推动教师提升自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一举两得。
        (二)教师要在教与学相整合的过程中坚持探究性的原则
        在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其不同于其他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的学习课程,这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大脑中的逻辑思维体系等都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


只有学生具备充分的思考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后续的科学学习之中更加轻松和有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中,就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展教育,不能盲目对学生进行死板的知识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的知识学习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科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因此,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为学生创造自主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现更科学的学习和成长。由此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建立更加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等。
        二、在初中的科学教学中实现教与学有效整合的相关方法性探讨
        (一)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强有力的自信心
        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需要以一种更加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因材施教[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健全和更有思考力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为学生进行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就能够帮助学生能够在一种自我的积极暗示之下实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另外,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讲究创新,教师可以在不断的鼓励之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肯定学生的思想,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一种健康的教育环境之下实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敏感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当教师的教育充分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起来时,其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在对学生施展科学教学时,就可以先利用学生生活中所感兴趣的一些事物来引出所要教学的内容,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的激发,而后在后续的教学中,不管的学习难点还是学习枯燥点,利用兴趣为依托进行学习,学生都能够实现很好地化解和突破。因此,教师在一种兴趣式的教学之下,就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能力提升,促进学习质量的改善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当前初中的科学教育就需要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进行更多的审视和调整,教师需要将自我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充分的有效整合,由此,更能够推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文章基于对初中科学教育的教与学的有效整合进行探讨和分析,对其教育应当遵循的两点原则做出了具体分析,并对教师如何调整自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有效整合做出了方法性的具体讨论,能够帮助教师在科学的指导之下不断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也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玲英. 整合错题资源"助攻"科学教与学[J]. 中学英语之友: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2] 陈宣新. 整合错题资源提高复习效率——基于错题资源的\"微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0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