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陆贵娟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陆贵娟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类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小学生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意义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个性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研究。

陆贵娟   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学校  546121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类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小学生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意义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个性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分层;环境;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38-01

        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从关注学生差异制定分层教育目标,为小学生创造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展示自我等几个方面,围绕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途径,展开研究论述。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意义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工具性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的人文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实施个性培养,能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个性,还有助于让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挖掘自己学习潜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个性的方法途径
        (一)关注学生差异,制定分层教育目标
        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如学生的兴趣、爱好,语文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等,这种差异性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个性,应关注和分析小学生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做好对学生的评估,然后适当的给学生分层,并制定分层的教育目标,顺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上,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结合课程改革标准和教学大纲,科学设定课堂教学的方向、目标、重点、难点等。
        (二)为小学生创造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
        轻松的环境能让人获得自信,充分发挥潜能,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个性,应积极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由的表达、思考,建立学习自信。这样小学生们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就能够敢想、敢说、善思、能做。


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全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在轻松的环境中,促进小学生交流、互动、沟通。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法,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把语文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小学生轻松学习语文知识,快乐融入语文课堂。比如,在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播放有关“海底风光”的视频片段。并搭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观赏视频,进行自由的讨论和表达,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领悟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积极融合人格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正能量,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优质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用文中描绘的景色、故事情节、人物,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知美、丑,懂善、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比如,在“精卫填海”这一课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词、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还要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探索、征服大自然过程中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
        (四)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展示自我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比如,有的小学生性格内敛,善于钻研,有的小学生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因此,培养小学生个性,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能生搬硬套既定模式,也不能拘泥与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应深入挖掘小学生的优势特点,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小学生视听感官,让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鼓励小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自己主动去探索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并把自己兴趣、爱好与语文课程学习融合到一起。这样小学生就会主动提出问题,表达个人见解,独立进行思考,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应关注学生差异,为学生创造轻松学习环境,把人格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喜平.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0(17):145-146.
[2]李宁全.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分析研究[J].长江丛刊,2018(29):69.
[3]李璧杰.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研究[J].家长,2019(30):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