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尹昭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尹昭
[导读] 初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度十分的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到适当的联系点,将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初中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尹昭   金华市婺城中学浙教
【摘要】初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度十分的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到适当的联系点,将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初中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字: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69-02

        1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现实情况来说,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初中数学授课活动中除了要教授有关的知识之外,教授还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也随心所欲的对数学加以运用。基于属性层面来看,数学是应用型的科目,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未来的工作之中,数学的用处都极为广泛。然而,由于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只是关注解题,并未意识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其成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而随着生活化授课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扭转这种局面,继而确保学生得以更为均衡的成长。此外,当前,新课改已经落地,对于数学授课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要求,其中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便是其中关键的内容,而教师为了可以更好地达到此项目标,就需要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来说,数学课堂当中需要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因为课堂中充斥着大量的理解和公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而这样的课堂环境,是非常不利于数学的有效教学的。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选择运用生活化教学,来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师可以安排数学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比如说超市的打折促销,服装店的换季促销等等。同样在课上,教师制定好每节课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问相关得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进行教学时,要布置一些合理的生活化数学问题,出一些和生活贴切的题目“比如小明在商场看到服装店打折,里面有小明最喜欢的衣服打折的牌子上写着:一件九折二件八折,买三送一,那么小明如何才能买到最实惠价格的衣服”这样的课堂十分的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提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可以更轻松、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来看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化与数学教学的关系紧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了解。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只有使数学的理论与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
        2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堂教学构建生活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过于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带入生活进行实践的能力。实际上课堂是没有体现出生活内容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活动中,构建出生活化的场景,继而将生活融进课堂,以便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将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逐步尝试在课堂中构建生活情境。
        例如: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教学为例,由于几何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教师在讲解本节课程时,可以在课堂中构建一个比较巧妙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发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者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这一节知识内容。比如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构建一个巧妙的生活化情境:“老刘是一家玻璃厂的老板,最近他们工厂收到了一份大订单,客户要求要在一些设计特殊的玻璃片中找出格外漂亮的一部分进行珠宝设计。


但是这个客户比较刁钻,他提出了一些不好满足的条件,比如玻璃的形状或者玻璃上面的图案中要具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样做出来的珠宝才足够漂亮。老师已经将这些图片都放到我们今天的课堂PPT上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帮老刘找到合适的材料!”在课堂讲解环节正式开始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对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一个文本上的了解。对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大体掌握之后,再用一些问题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就完成了本节课教学情境的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是为了将知识带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由此以来学习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又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求法时”教师可以用身边所存在的多边形来进行分割求法的演示,同样也可以让学生面对实体图形来自由发挥对面积的其他求法。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将课本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发展。
        2.2 借助生活化实践,增强数学能力
        数学具有实践性质,所以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授课模式期间,同样需要开展生活化的实践,借此来增强学生数学能力。例如,在教授“二次函数”时,由于其中部分内容晦涩难懂,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予以掌握,便可以采取生活化实践的方式来实行授课,教师提出问题,一支钢笔价格为20元时,每个月可以售出150支,如果提价5元,销售减少35支,反之降价5元,则销售增加20支,如果钢笔进价为10元,那么怎样的价格利润最高,此时学生便充满了兴致,继而开展运算,在这个过程中,便可以无形中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初中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授课效率。
        2.3 重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数学思维的养成需要教师日复一日的引导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在校内养成随时随地思考数学的好习惯,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周末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节知识时,很多学生通过课上的学习,仅仅是对平行线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书面上的掌握,并没有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平行线的妙处。在此背景下,教师就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自然而然地思考平行线的相关内容。比如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在教学过“平行线”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经过了这节课的学习啊,相信很多同学对平行线的有关知识都有了很深入的掌握,但是只会做题还不行,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平行线存在,大家可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老师找出几个小案例呢?这就作为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大家放学之后就回家去找一找家庭中有没有哪些随处可见的平行线设计,每人至少找出五个,可以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群中,也可以将图片打印出来,带到下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分享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下课之后自觉形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案例的思维习惯,更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当中,处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就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学习,加强生活与课本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生活的认知。因此,一定要注意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这样才能够促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赟.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7.
[2]李铭.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李志恒.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