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迪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黄联关镇中心小学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要兼顾养成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老师教学要注重方法的使用与思想的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要在老师的教导之下,通过不断引导和启发,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随机提问;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66-01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力于全面发展学生,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学校甚至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引,全面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借此实现更好的培养效果。
1.进行知识拓展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试题对数学知识的考查方式也灵活多变,数学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把教学的内容局限于课本,而是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师进行知识拓展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解题思路、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果数学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能力的增强与发展创造条件。
2.展开题目,一题多解
数学答案的论证过程从来都不是唯一的。答案并不唯一就代表着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找寻答案,教师在教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让学生记住答案,统一的论证过程会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逻辑思维。展开题目实现一题多解,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解法过程中发散开花,使学生在不同的解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例如,在乘除法中有着不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有竖式的运算方法,但并不只有这一种:"印度式的乘法运算"、"简单的两位数乘法心算",让学生多接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方法之外将不同的运算方法提列出来,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理解,让学生运用自己熟练的方法去计算同一道题的答案,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真正含意。小学生的可塑性高,但是只让他们局限在一条道路上就是对于学生个性的"抹杀",将学生放到不同的道路上,让他们自由的选择,激发他们对不同事物的探索欲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奇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发明最初都是源于好奇,拥有丰富的好奇心能够让人追查一个问题到深处,并且乐于思考其中的深奥所在,善于观察特殊的事物,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内心的疑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不断的鼓励,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要积极的做出肯定,并不断暗示,让那些害羞于提问的同学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比如在学习年、月、日时,讲解一年12个月的天数问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不同的情况,比如书上讲的是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那么就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提问,为什么2月份会有28天或29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觉得可笑或者荒谬,这样会打击学生们的自尊心,因此要在鼓励学生提问的同时对他们错误的认知进行指导。这样学生们所处的学习环境便不会显得压抑,还会锻炼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创新意识。
4.重视实践,激发创新
不断完善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非常有利,同时发展和实践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纵观以往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少的实践机会。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小学学龄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比如,在执教求解圆锥体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把圆柱、圆锥等容器向学生提供,然后把问题列出,引导学生探索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导出求解圆锥体积的公式。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探索知识,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最终通过二者容器之间数量上的关系了解二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最终借助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出求解圆锥体积的公式。
5.课堂随机提问
课堂的随机提问是学习数学时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去提问几位学生来回答问题,数学虽然答案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解题方法都有所不同,等一个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我会问其他同学,谁还有新的解题方法吗?问完之后,学生们就会开始动脑,去想其他的解题方法,这时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讲解"分数应用题总结提炼"这一节内容时,我会先想几个问题,如:一本书看了3/4,正好75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来问学生,学生们应该会想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举手回答,这时,我随机挑一位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可能会说一种最简单的解答方法,然后我会让大家给他鼓掌,在他坐下后,再提问学生们,谁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学生们听罢,就会都陷入沉思,开始细思这个题目,之后的提问可能会有人答的不对,但是等到真正正确的答案出现时,大家一定会牢记住这个方法思路,并且我还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来讲解新的解题思路,这样下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成绩也就会逐渐提高了。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这不但能够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方法,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比较实用,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01)
[2]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