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有效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邓娟
[导读] 分层教学是一个能够良好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原则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外作业等内容的分层,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之上得到良好的提升。

邓娟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个能够良好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原则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外作业等内容的分层,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之上得到良好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生物;课外练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65-01

        分层教学的应用从细节上改善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弊端。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在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分层教学,让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提高初中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预习分层
        课前预习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与学习难度。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统一的预习任务或者预习标准,很容易会让学生提前进入紧张状态,并且会对该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便可引入分层原则,结合学生所展现出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不同难度的预习问题与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预习中有所收获。
        一般来说,预习阶段的任务难度不应过高。面对班级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可划分成基础预习任务与拓展预习任务。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之前,教师便可按照基础与拓展两个角度,为学生创建预习作业。在基础任务中,要求学生阅读教材,通过适当的概括以及总结,摸索出植物呼吸的规律,并尝试分析植物呼吸与人类呼吸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拓展任务中,可以要求学生尝试性的探索在植物呼吸时都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产生的具体位置。与此同时,为了带给学习能力较强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观察教材中的实验,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或者不足。以此夯实部分学生的基础,也能够培养部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
        2.合理的划分层次
        想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分层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划分层次,教师再划分之前应该详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特点,这样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才能够详细划分,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水平都是一致的,在他们设计教学目标和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从而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更好地进行发展。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划分三个层次左右,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涵盖在不同的层次,同时也不会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造成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困难的就是在前期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不能够随意的划分层次,以免影响自己的正常教学,合理的划分层次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3.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科学分层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先了解不同学生的生物基础素养,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有效。


通常情况下,我会从"生物基础知识水平""生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生物基础素养予以考察,因为这些是构成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关键要素,且是通过生物知识测验、实验探究、课堂教学观察等方面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我会将每一位学生的上述表现予以量化,以统计的方式予以评分,最终根据分数进行分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生物兴趣偏低,学习惰性较强,思维反应力表现相对较差;B层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水平一般,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学习主动性不强,思维反应力尚可;C层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水平较好,生物兴趣浓厚且学习主动性强,思维反应力也非常敏捷。因为生物是初中阶段开设的新学科,所以学生在初识生物时,有可能存在畏难心理,教师要尽量做好引导,帮助他们培养生物学习兴趣,以确保分层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展开。
        4.将课外练习进行分层
        课外练习是课堂的重要延伸,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初中生物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外练习的环节当中也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练习方法,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外练习,而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布置一些有难度的练习。
        比如说在教学《蒸腾作用》的时候,教师在布置课外练习的时候可以为C层的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基础的练习,例如,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的()主要以()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散失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利用概念记忆类练习保证学生可以牢固的掌握基础概念。对于A层或B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练习的难度加大,还可以为这些学生布置利用课堂上所学原理自主进行实验的课外作业,以更好的提升这类学生的能力。
        5.从教学评价层面开展分层教学
        教学评价也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反思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评价依据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生物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要综合各种因素展开评价,不断给予学生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
        比如,在学习初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这节课程的学习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在评价这节课程的教学成果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教师的评价依据应该是他们掌握的生物知识点的多少,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教师就要看到他们是否能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危害自然和生物圈的做法。这时候教师的评价才能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
        结束语
        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在课堂上结合以上等策略开展分层教学,可以让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推动学生生物知识的增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素养,最终让生物学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分层小组合作[J].试题与研究,2019(32):87.
[2]吴莉莉.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9(08):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